close

 

 

       1380806_1455980627996555_5825251671738409123_n 

   

          跟自己的真相和諧共處 

 


                            慧日文摘

 

 

 

地球上的人普遍懷著一種誤解,總以為逃避痛苦、讓自己舒服一點就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即使在昆蟲、動物和鳥兒的身上,都可以看到這一點。眾生都活在相同的模式裡。

  另外還有一種更友善、更有趣、更富冒險精神的生活之道,那就是開始發展我們的好奇心,而不去在乎我們所追究的對象是甘是苦。若想超越瑣碎偏狹的生活方式,不再一味地想讓事情順我們的意,並能真的活出更熱情、更充實、更快樂的生活,就必須弄清楚我們到底是誰、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是怎麼運作的、世界是怎麼運作的,以及什麼是「如如」。若是不計一切地想獲得慰籍,那麼只要面臨一丁點的痛苦,我們就會想逃跑;這樣我們將永遠無法認清那堵牆或我們所懼怕的事物背後到底是什麼。

  修行並不是要除去自我,而是要開始對自己感興趣。

  人們一開始學靜坐或進行任何一種精神修持,通常都以為自己將會有所進展了,然而這只是一種對自己真相的侵犯,就好像在說:「假如我去慢跑,就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如果我能找到好的房子,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有時劇情的內容也可能變成找別人的碴,譬如:「若不是因為我先生,我一定會有完美的婚姻。」「若不是因為我的老闆,我的工作一定很有趣。」「如果我的念頭沒那麼多,我的靜坐一定會很殊勝。」

  然而對自己仁慈並不是要去除什麼東西,仁慈可能意味著即使修行多年,我們仍然荒唐而顛倒。過了這麼多年我們仍然憤怒。我們還是害羞、善妒或充滿著無價值感。因此重點並不在於改變自己。禪修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扔掉、變成一個更好的東西,而是要學會跟自己的真相和諧共處。修行的基礎就是你、我或我們當下的真相。這便是我們的基礎,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我們必須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及興趣來認識它。

  「自我」這個字在佛教徒的眼中總是帶著貶損的意味,但是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裡卻有不同的意涵。身為佛教徒的我們可能會說:「我的自我為我帶來了許多煩惱。」這麼一來我們可能會認為:「我是不是應該去掉這個自我?去掉了它,就沒有煩惱了。」但事實剛好相反,修行並不是要除去自我,而是要開始對自己感興趣,開始去研究和探索自己。

  認識自己,才會變得開心。

  生活之道與修持之道都跟好奇心及追根究底的精神有關,而其基礎正是我們自己;我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研究自己,並且要在當下進行這件事。人們經常對我說:「我很想跟你面談,也很想寫信給你,和你通電話,不過我想還是等我把自己整理得好一點再來見你吧!」那時我心裡想的卻是:「如果你像我這副模樣的話,可能會等一輩子。」所以就本持著現在的樣子來找我吧!禪修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敞開心胸,情醒地面對自己的真相。靜坐最主要的發現之一,便是看見自己如何不斷在逃避當下的真相,避免如實存在著。但這並不意味應該把這個現象當成一個問題來看待;重點僅在於去認清這整件事。

  追根究底的精神或好奇心涉及的是溫柔、明確與開放的態度。「溫柔」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態度,「明確」指的是清明無懼地看著眼前的真相,如同科學家毫不畏懼地看著顯微鏡底端的東西一樣。「開放」指的則是敞開心胸、放下一切罣礙。

  以仁慈之心對待他人並不是難事。

  這一個月的禪修活動會帶來一種感覺,好像每天結束時都有人放錄影帶給我們看似的,我們將會看見自己所有的真相。你可能會不時地發出畏縮的驚嘆聲「哇」!你會發現你的行為竟然跟被你批判過的人一樣。基本上,與自己做朋友就等於跟那些人做朋友,因為當你擁有了誠實、溫柔、善良以及對自己的清明認知時,以仁慈之心對待別人就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因此,仁慈的基礎正是我們自己。我們來到這裡為的就是認識和研究自己,而靜坐和維持某種程度的醒覺,便是主要的修行方式。「追根究底」並不限於靜坐,當我們在大廳裡走動、上盥洗室、到戶外散步、進廚房準備食物或是朋友聊天——不論我們在做什麼,都要試著維持住開放、好奇和敏銳的狀態。或許我們最終會體認到傳統所描述的那種慈悲觀的成果——遊戲三昧。

  但願我們在這一個月之中能開始認識自己,同時能變得更開心而不是更陰鬱。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隨喜轉載,功德無量。

 

文章引用自  傳喜法師http://is.gd/BKArh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跟自己的真相和諧共處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