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1090_316622758526564_5996156821456102706_n

  

                順的教育

 

 

郭文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

 

我一直在想,《弟子規》為什麼要以這個排比句開篇?我們看,緩的反面是快,懶的反面是勤,敬聽的反面是敷衍,順承的反面是忤逆。顯然,這是教育專列的開通訓練,當然也是成功專列的開通訓練,它的核心是一個字:順。

 

為什麼要“順”?這裡面有大秘密。

 

對於做人這門功課,只有順,交流才會發生,“教”才能通暢。

 

作為生命,順則意味著無恙,中醫認為,痛則不通,也就是氣血不順。

 

作為命運,順則意味著成功,因為順是天道。

 

對於“順”,有多種多樣的解釋,我的理解是,一個人應該順流而下,因為只有順流而下,才能到達大海。

 

“順”本身就是生命力。一個逆流而上的人和順流而下的人,到達目的地的成本我們不難換算。逆流而上者,生命成本中相當的一部分要抵消水流的速度。而順流而下者,水流的速度也變成了他抵達目的地的動力,成為他走向成功的加速度。對於順流而下者來說,即使止於水面,他也在前進。

 

為此,這四句事實上是一個暗藏的關懷。

 

因為秩序也是能量。

 

一個人從小養成順的品質,意味著他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順是宇宙品格。我們看到,天體無不在順中運行,長河因為順而不息。順則意味著他今後肯定會跟環境和諧,而和諧本身就是成功。

 

一個能夠和父母兄妹和諧相處的孩子,他的德行已經完成了一半。

 

一個能夠和老師同學和諧相處的學生,他的學業已經完成了一半。

 

一個能夠和領導同事和諧相處的員工,他的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

 

一個能夠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人,他的愛心已經完成了一半。

 

一個能夠和道德和諧相處的人,他的生命已經圓滿。

 

同樣,孝是順,因為孝是一條大河。不孝意味著一個人已經拒絕了順流而下,拒絕了走向大海,走向整體。而整體是能量之源,也是幸福之源。人為什麼睡一覺會精神倍增,就是因為通過睡眠我們進入整體,睡眠在本質上是一種“順”,因為睡眠意味著“自我”睡眠,“自我”睡眠之後“無我”開始工作,而“無我”即是生命力。

 

順時則得時,順水則得水,順天則得天,順意則得意。“父母呼,應勿緩”,如果緩,就意味著順已經斷掉。順斷掉,則感應斷掉。感應斷掉,意味著你已經孤立。

 

生命只有進入胎盤才能誕生,這就意味著母體是我們出發的地方,也是我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們的能量終端,孝是這個終端的良性延續。“孝”這個字,“老”字頭,“子”字身,本身就是一個像徵,通過孝我們回到整體,回到源頭,回到根,回到無始,同時到達大海,到達無盡。因此,孝不是別的,孝是整體性。

 

一個人拒絕孝,本質上是拒絕整體性。

 

科學實驗證明,一個人七天不吃飯可能沒事,但是七天不睡覺就會崩潰。人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要睡眠?睡眠其實就是讓我們進入整體。我們以為的清醒,其實都是被許多許多的念頭充斥著,那麼你就跟整體處於一種弱短路的狀態。而只有在睡眠的時候,我們才能把念頭“放”下來,才能跟整體對接。

 

父親上去是祖父,祖父上去是曾祖父,曾祖父上去是祖父的祖父,再上去是祖父的曾祖父……一直往上追溯,再一直往下追溯,我們的腦海裡就會出現一個長長的不間斷的鏈條,這個鏈條意味著什麼?如果我們一直往上追溯,源頭上的那個人是誰?我們的第一祖先。所以,一個人在孝的時候,事實上就是在跟源頭對接,跟第一祖先對接。

 

而能夠跟源頭對接,意味著對接者獲得了生存的理由,獲得了能量,獲得了生命力。而一個人不孝的時候,他已經跟源頭斷掉。所以我們現在可能把孝膚淺化,它既是倫理又是物理,如果我們給孩子講孝,一定要讓他明白其中蘊含的關懷和期待,一定要讓他明白,孝是一個讓我們走向健康和成功的整體性。

 

孝本質上是感恩,我們看感恩心的“感”,上面一個“咸”,下面一個“心”,就是全部的“心”。“恩”怎麼寫?一個“因”,下面一個“心”,在我理解,就是心的源頭。我們心的源頭就是“恩”啊,我們就是從“恩”而來,因此我們要感恩。而感恩,就意味著我們接通源頭,接通源頭的能量。因此,當一個人的感恩心得到啟發,他已把個體的能量變成整體的能量。由此可知,我們孝敬父母看上去是一個倫理姿態,最後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道德姿態,同時它還是一個物理狀態。

既然孝是一個整體性。那麼我們就要明白,它的外延不單單是行動,還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並不像法律,你犯法了,我制裁你,你不犯法,我拿你沒辦法,不是的。整體性本身就是一個“法”,這才是“法”的本意,它類似於道。“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是自然界一種總的超越性規則。它既在維內,也在維外。因此,你的念頭一動,它就知道。只要你衝撞了它,它就會制裁你。為此,我們要順著它。

 

一個人只有順河而下,才能走向大海。如果他一定要跟那個河流相反,結果可想而知。所以“道”和“德”是一個巨大的河流,我們所能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常說孝順,這個“順”,奧妙無窮。孝就是順。所以《弟子規》為什麼要首倡孝?孝,實際上是對倫理的一種順,它是天理。我們為什麼要尊敬老師呢?尊敬老師是對智慧的一種順。我們為什麼要珍惜糧食呢?珍惜糧食是對時間和空間的一種順。自然而然就是從此而來。我們問路於人,說某個單位怎麼走啊?對方答,你順著這條道過去就是,他沒有說你逆著這條道過去。順著這條道過去,順著什麼呀?順著“道”。順著道,順著這個道過去,多智慧啊。

 

問佢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為身後是流,因此源要潔身自好,因為身前是源,因此流要潔身自好。而源和流是“一”,不是“二”,一個連綿相續的責任就這樣產生了。

 

這也就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秘密所在。

 

東漢時期,千乘之地有位名叫董永的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三國時,江夏之地有位名叫孟宗的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裡,扶竹哭泣。少頃,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

 

這兩則故事,我更願意把它看為一個隱喻,那就是至孝感天、動地,因為它是一個順。順什麼?天意。順從天意,便是如意。吉祥如意,便是如此而來。

 

在《尋找安詳》一書裡,我說過:大年是孝的演義。事實上,整個宇宙都是孝的演義。

 

孝心不但能夠養父母,同時能夠養自己、旺兒孫、成事業,因為孝心感天又動地。

 

吉祥如意有三道門,第一道是孝,第二道是孝,第三道還是孝,因為孝是天意。

 

諸事不順有三個因,第一是不孝,第二是不孝,第三還是不孝,因為孝是天意。

 

(本文摘自:郭文斌《〈弟子規〉到底說什麼》,中華書局20117月)

 

 

            
                                         文章引用自 香光莊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順的教育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