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這是比喻。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這是入三空三昧,實在講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契入諸法實相,也就是究竟成佛。入要從一門入,雖然有三個門,這三門是總說。三門要是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展開是無量法門,所以把它歸納到最後,這三門。一門入了,一切都得到了,可是要入,一定走一門。這是《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門入進去,都是全部都得到,所以它是平等的。沒有入進去,在外面看不平等,好像這個方法有⋯⋯淺深、有難易,有種種差別,但是進去之後完全一樣,都是證得究竟圓滿。沒有哪個門進去證得的多、哪個門少一點,沒有這個現象,只要進去,全部得到。
浄空老和尚開示:法門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根性,自己喜歡,學起來很容易、很踏實,那就是最好的選擇。明白這個道理,一定選擇要契機,契自己的機,我自己是什麼根性,選擇哪個法門最方便?自己不會選擇,釋迦牟尼佛也代我們選擇,提出一個綱領給我們做參考。佛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為我們說出這三個大的方向,讓我們做參考。每一種裡面都有很多法門,戒裡頭法門多,禪定,你看看宗派有多少。中國禪宗就分為五個大派別,大派別裡頭有小派別,乃至於到最後,每一家修行方法都不一樣,但是都能明心見性,契機。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淨土的派別也很多,念佛的音調不相同,速度不相同,用心不相同,太多了。但是,淨土是先到極樂世界,再成就明心見性;換句話說,入三空三昧,淨土宗是先得念佛三昧,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入無相無願法門。這個是對我們根性來講,最穩當、最方便。
在現前我們最重要的,制心一處,這一處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佛號上。所以小本《彌陀經》教導我們執持名號,本來執持是煩惱,執是執著,持是保持,執著、保持這個都是大乘教裡頭最忌諱的。但是這個執持的對象不一樣,不是名聞利養,不是五欲六塵,而是佛的名號。這個執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你只要真正能執持他的名號,你就決定往生,這跟其他的法門不一樣。決定不能執持錯了,錯了那就真的錯了,那得繼續再搞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對象選擇得正確。這個法門真正相信,決定沒有懷疑,相信有極樂世界,西方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這是叫指方立相,便利一切眾生學習,非常方便的法門,方便中的方便,善巧當中的善巧,這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的。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阿彌陀佛就教你。極樂世界是個學校,是個道場,我們常稱極樂國,它不像一個國家,沒有國家這種行政組織。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提到過,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那次數太多了。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上帝,極樂世界裡頭的居民,沒有士農工商,沒有男女老少。到那個地方完全是化生,往生到極樂世界,身相是法性身,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永恆不變,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是彌陀本願,他看到十方世界,種類太多,分別太多,造成不平等,讓人們心裡面有懷疑。他避免懷疑,所以造成平等世界。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相貌跟佛相貌相同,體質跟佛的體質相同,紫磨真金色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都是以阿彌陀佛為標準。
我們後面這張圖,「極樂妙果圖」,江逸子居士畫的,畫得很好。畢竟是人畫的,把佛的身相畫得大,其他的人相畫得小。實際上在極樂世界是平等的,沒有這種大小差別。到極樂世界你就明白了,真平等!飲食起居、衣食住行統統都是一樣的,圓滿到了極處。一樣,還讓你隨心,你愛好什麼,它就現什麼,隨著你心、念頭在變化,真的叫稱心如意。住在那裡,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一切受用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它是平等的,三輩九品這個東西是內證的功夫不一樣,除這個之外,全是平等。
所以,入要一門,這個理念我們一定要接受,佛法如是,世法亦如是。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很多觀念中國接受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真的,佛跟中國傳統的儒、道融成了一體。一千三百年前,少林寺有個石碑,「三教九流混元圖」,三教九流是一家。你看,一千三百年前,中國人就有這種思想,這個思想在現在稱之為多元文化是一家。你不能說中國人沒有智慧,一千三百年前就想到,畫成這個圖。多元文化是一家的想法,是近代才提出來的。因此,世法裡頭也要一門深入,你才真的能夠入進去。真入進去,契入進去,就是我們一般講開悟了;沒有開悟,沒入進去。所以說一門深入,一就是入的條件,這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制心一處,或者說止心一處,意思都相同,心要放在一個地方,才能開悟。換句話說,最忌諱的是妄想太多、雜念太多、欲望太多,這就麻煩了,這永遠做不到一;換句話說,永遠進不了涅槃城。涅槃城進去,心要一,純一;二心,三心二意進不去。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道理,一心、一念就進去了,二心、二念進不去。
(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 FB 許麗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