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什麼都不求 , 清淨平等覺是佈施度
般若波羅蜜在哪裡?在前面五樁事情裡頭,每一個裡頭都有。沒有,那前面五樁不能叫度。因為他有智慧,所以布施叫度,有智慧才度慳貪,慳貪是嚴重的煩惱,把貪心滅掉了。如果沒有智慧,布施增長貪心。你看,這佛法就說的,財布施得財富,我為什麼布施?我為得財富,我為了發財,我才修財布施;我為了聰明智慧,我才修法布施;我為健康長壽,我才要修無畏布施。全是有利害在裡頭,這是世間法,這不是佛法。佛法,布施不求財、不求名、不求利,也不求健康長壽,什麼都不求。得到的是什麼?是清淨平等覺,這是布⋯⋯施度。把你貪財、貪名、貪求聰明智慧、貪健康長壽這個念頭斷掉了,這叫度。那些是六道輪迴的因,現在你把這個放下了,你修布施,超越六道輪迴,這叫度,叫度生死。所以這是真正智慧。
淨空老和尚開示:真正學佛,我們走的這個法門,是個特別法門,我們修學的目標沒有定在明心見性,這是什麼?這是自己有自知之明,業障、習氣太重,煩惱太深,沒有辦法斷,沒有辦法化解罪業,只有念佛求生淨土,完全依靠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的恩德加被,到極樂世界去斷煩惱,去消業障,去明心見性,去證三空三昧,入如來果地上的大般涅槃。我們走的是這個路子,這個路子是大乘佛法,是無比殊勝的一佛乘。一定要做最好的榜樣給人看,要真幹,幹假的不行。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發願出家為的是什麼?這個初心要保持,不能中途變卦,中途變卦這個罪就很重,一定要堅持到底,到底就是決定往生。我們除往生這樁事情之外,其他的都是小事,弘法利生都是小事。這些事情有緣要做,緣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有障礙就不做,有緣沒有障礙要做,障礙可以克服的也得做,不能克服的不做,所以見機行事這是善巧方便。
我們真的能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其他所有的念頭都放下,惡念放下,善念也放下,不求善報,世間什麼樣的果報都不要。你有這個念頭的話你就不能往生,你對世間還有貪戀,這不能往生。世間全放下!古人做的榜樣給我們看,蓮池、蕅益大師晚年就一句佛號、一部《彌陀經》。他們那個時候《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有,沒有好的會集本,所以用《阿彌陀經》為主修的課程。王龍舒的會集本,蓮池大師也讚歎,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裡頭,引用《無量壽經》大多數都是王龍舒的本子,少數的是五種原譯本裡頭。會集是重要的,會集要格外謹慎,不能有問題,為什麼?怕貽誤後世。後來的人隨便改經、隨便改字,將來這個經流傳幾千年就不能看了。所以經上的字,錯字也不能改,可以把它註在旁邊,這個字是什麼字的一個錯誤,寫在旁邊給人做參考,絕不改動。
王龍舒、魏默深他們知道,但是他們還是改動,這就是什麼?疏忽、大意,這也是人之難免,應該註在旁邊他改了,所以有這些問題出來。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真叫千真萬確,花了十年的時間,真正做到每個字、每一句都是原譯本的文字,沒有改動,這個大家沒有話說。魏默深的本子,印光大師批評很多,《文鈔》裡頭有很長的文字。夏老的會集本,印光法師沒見到,如果見到這個本子,我相信印祖會讚歎,找不到它的毛病,這真正是個善本。黃念祖居士的註解,也是真實智慧,不敢用自己,而且用是用集註,以經論來做註解,以過去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註解,這個大家一看沒有話說。而且我們得到很多豐富的知識,讀這一部註解,等於讀了一百九十三部經論、古人註疏,他把些精華地方都抄在一起,會集在此地。所以經是會集本,註也是會集本,非常難得。我們今天修學也是提倡給人做榜樣,就這一部經、就這一句名號,就能解決問題。
(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 FB 許麗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