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789_1448023658763759_1722921613_n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代表釋迦牟尼佛全

部佛法,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法,

甚深法藏就這一句名號 . 

 

                                                 (淨空法師) 

 

 

念老引用《會疏》的話,「《會疏》云:眾生背覺,沉迷漂流。生盲無目,無希出心」。只有十六個字,把六道輪迴裡眾生描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裡的眾生違背了覺性,覺性是自己的本性,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覺性是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人性,老祖宗說「人性本善」,覺就善,迷就不善。古大德編小朋友的教材,《三字經》就把這個放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那個本善的善不是善惡的善,那是個讚歎的詞,就是太好了,就是這個覺的意思,無所不覺、無有不覺,這叫善。覺就稱之為佛,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是不是佛?當然是佛,現在不過是個糊塗佛,前面加兩個字,糊塗佛。一切諸佛也加兩個字,明白佛。他們明白了,我們糊塗,統統是佛。為什麼糊塗?因為我們有煩惱,煩惱太多太多! 

 

浄空老和尚開示:隋唐時代,那是中國佛法黃金時代,十個宗派都是那個時候建立的,佛法在中國盛極一時,大護法是唐太宗。唐太宗這個人開明,心量廣大,能包容一切。基督教是那時候傳來的,回教也是那時候傳來的,唐太宗統統包容,平等對待。我們在北京看到清真寺,上面「敕建」,這是什麼?國家,皇上下命令建的。佛教的寺院敕建,清真寺也敕建,用平等心看一切宗教,這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那時候的學者,應該是佛門學者,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哪部經最重要、最圓滿,能夠代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最後討論的結果,大家肯定《華嚴經》,所以稱《華嚴》為釋迦的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從《華嚴》流出來的。好像種樹,《華嚴》是根本,世尊所說一切經是枝葉花果,都離不開這個根本,這個根本就包容一切。方東美先生把《華嚴經》看作大乘佛法概論,這裡頭所說的義理,各個宗派的東西都有,全都包含了。承認這部經是代表佛教的,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華嚴》的枝葉。可是《華嚴經》到最後,文殊、普賢率領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淨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把《無量壽經》抬出來了。一切經教歸《華嚴》,《華嚴》最後歸淨土,這是事實,經上確實是這麼說的。這就肯定《無量壽經》是第一經。

 

  《無量壽經》在這個本子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繼續找,當然是第六品,四十八願。極樂世界是四十八願造成的,離開四十八願就沒有極樂世界。四十八願這四十八條,哪個願最重要?繼續不斷追到底,特別是日本人喜歡研究這個問題,研究到最後,第十八願。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就是念佛名號。所以把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做為是四十八願裡頭的第一,第一願,就是《無量壽經》歸這一句佛號。

 

這一句佛號,我們看到經上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叫「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什麼意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都歸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這一句名號取而代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幾個人曉得?這個名號代表釋迦牟尼佛全部佛法,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法,甚深法藏就這一句名號,沒人認識。如果真有人認識,你一定會分秒必爭,分分秒秒都是阿彌陀佛,決定不能讓它空過。為什麼?這個名號功德太大太大,無法想像,你在世出世間做什麼好事都不如念這句佛號。

 

  知難行易,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行容易,知太難了!你認識這句名號功德可不是容易事情。我們這一生搞了六十多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說多難。行容易,念念不離阿彌陀佛,萬緣放下。真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塵不染,心裡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活在這個世間就是念佛、勸人念佛。自己不念佛,怎麼會勸人念佛?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這句佛號功德利益。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對這句佛號功德了解不夠透徹。今天如果有樁事情,這家銀行放的一堆鈔票,告訴你,你一張一張去拿,拿一張是你的,拿兩張也是你的,你一定不休息,從早到晚的一張一張去拿。為什麼?你知道那裡有好處。但是佛號的好處高過那個萬倍都不止,你為什麼不肯幹?拿那個假鈔票給你,你就那麼喜歡,你分秒必爭,唯恐漏掉一張。用這種心來念佛,你決定上品上生。我說的話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 FB 許麗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