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在家自受八關齋戒儀軌
一、頂禮三拜長跪合掌云
弟子 ○○(稱法名)今在佛前受持八關齋戒 惟願三寶 護法諸天
萬靈證明受戒 令我罪根皆得消滅 令我行願悉得滿足
二、懺悔 ( 觀想蒙三寶慈光攝受 把一切罪業懺悔清淨 )
弟子 ○○(稱法名)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 / 今對佛前 / 一切罪根 皆懺悔
三、受皈
弟子 ○○ ( 稱法名 )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 / 夷 三說三拜
四、正結皈體
弟子 ○○(稱法名)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一日一夜 為淨行優婆塞 / 夷 一拜
五、宣戒相
1. 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不殺生
2. 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不偷盜
3. 如諸佛盡形壽不淫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不淫
4. 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不妄語
5. 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不飲酒
6. 如諸佛盡形壽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 弟子 ○○(稱法名)
一日一夜 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
7. 如諸佛盡形壽離高勝床上坐 及作倡伎樂 故往觀聽 弟子 ○○
(稱法名)一日一夜 離高勝床上坐 及作倡伎樂 故往觀聽
8. 如諸佛盡形壽離非時食 弟子 ○○(稱法名)一日一夜離非時食
六、發願
我今以此 八關齋功德 不墮惡趣八難邊地 持此功德 攝取一切眾生
之惡 所有功德 惠施彼人 使成無上正真之道 亦使將來隨彌勒佛
世三會 行菩薩道廣度無量無邊罪苦眾生
七、回向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
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引用:大華嚴寺
http://newweb.huayenworld.org/huayen/public/preview.php?main=004&sub=9&id=152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共有十二條 都是佛經上所說
第二 消滅罪障
第三 免除橫禍
第四 遠離惡道
第六 成就迅速
第七 來世尊貴
第八 得生天上
第十 臨終歡樂
如果我們雖然在唸佛,但我們的功夫沒有達到一心不亂,耽心臨終時沒有把握往生,也應該受持八關齋戒。《藥師經》上說受持八關齋戒的人就憑這個善因,到了臨命終時,就會有八位大菩薩接引他往生凈土。
第十一 得相好身
《長爪梵志請問經》上說:有一位婆羅門問佛陀,您作什麼功德才得這麼好的相?佛說受持八關齋戒,就會得這種果報。
第十二 成佛道緣
《阿含經》上說:受持八關齋戒,可以促使我們獲漏盡通,入於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們受持八關齋戒,可以說是成佛道的重要勝因。
上面這十二條就是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這都是佛經上的開示。所以我們瞭解了這些,可以增進信心,這個八關齋戒,時間短,功德利益非常之大,我們應當認真受持。
一、八關齋戒的戒律含義及功德利益
何謂八關齋戒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
「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
「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
「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八關齋戒」的內容
2.不偷盜
3.不婬
4.不妄語
5.不飲酒 包括所有的酒,及任何會醉人的飲料都不喝。
6.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
一齋.不非時食
以上是前八條為戒,後一條──不非時食,屬於「齋」,所以稱為「八關齋戒」。
受持八關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習長養出世善根,因此又稱為長「養律儀」;受持八關齋戒必須一日一夜遠離家居,親近三寶而住,因此又稱為「近住律儀」。
根據《薩婆多論》的說法,八關齋戒 真實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泆,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一齋是:不非時食。
八關齋戒的前面五支,實際上就是「五戒」,祇是將五戒中的不邪淫改為不淫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但禁止邪淫,即使合法夫妻間的關係也不可,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便稱為「淨行優婆塞、優婆夷」。而前五戒可以參考五戒的詳細解釋。
第六支,不著華鬘香油塗身,第七支,不歌舞觀聽:不著、不塗是為遠離香、觸二塵;不歌舞觀聽是為杜絕色、聲二塵,以防止三業過患。因為芳香的氣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聲可以喪人心志,都不適宜修行人。因此衣著應當力求樸素,不穿鮮艷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如此則有助於攝心正念,遠離貪染,自然能邁向清淨之道,而具足正報身心,以及依報國土的威儀莊嚴。
第八支,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坐,意指身離觸塵。高廣大床,在《阿含經》說:「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蕅益智旭大師重輯的《十戒威儀錄要》說:「床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
其實,佛制此戒的用意,主要在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能淡泊,要能夠身體精進修行不放逸,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修道者在物質上應該力求簡單,不貪著物慾享受,轉而勇猛精進,這是我們對佛制此戒應有的認識。
又一齋的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時,乃至一時以後就不再進食。這是佛道修行者節制食慾的戒法。《沙彌律儀毘尼日用合參》卷上引《毘羅三昧經》說:「佛為惠法菩薩雲:『食有四種:早,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時,是法食時也,過此以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時。」關于不非時食戒的制定,據《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載,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晚時分入羅閱城乞食,由于光線不明,一孕婦疑為鬼魅,驚嚇墮婬娠,以是因緣,佛陀乃制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齋,成為八戒一齋,看似事小,實則五欲皆備。因五欲引起的後患,其始雖微,而其影響也鉅。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將成江河。瞠恚之火,貪愛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關齋戒,對此三戒一齋不可不謹慎受持。
如何求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一日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甘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落廿八、廿九日﹞。這是根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佛陀為顧慮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齋日受持八齋戒的制定。
此外,《四天王經》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會派遣使者、太子,甚至親自下人間來巡察,如果發現佈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少,諸天則心生不悅;如果佈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多,諸天就心生歡喜。因此,佛陀教誡弟子們應於六齋日持齋守戒。
其實,八關齋戒並非一定要在六齋日才受持,譬如諸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目前一般寺院為了適應工商社會人士的需要,大部份訂在星期日舉行,求受者祇要事前報名,屆時前往寺院,經過報到、安單、說明等程序之後,便可開始一日一夜的齋戒生活。
受持八關齋戒的儀式,據讀體大師撰《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
1.敷座請師 2.開導戒法 3.請聖證盟懺悔業障
4. 三歸納體秉宣戒相 5.教發大願護念咐囑
由上述儀式可知,求受八關齋戒「要有證盟」,也就是要請法師證授。但是,在《成實論》說:若無戒師時,自於佛前心念囗說,「我某甲,今日受持八關齋戒」,也是可以。
如果有人在受持八戒的一日夜當中,半途想要舍戒,依《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說:若受齋已,欲舍齋者,不必從五眾﹝戒師﹞而舍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舍。
八關齋戒受持時日究竟要多長 ? 有人不能具受八戒,或只求受晝日齋法,或只求受夜齋法;甚或希望連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說:佛制八關齋戒屬一日一夜戒,因此不可晝夜分開求受,也不得過限。如果自己斟酌情況許可,應該於一日一夜後,再次繼續求受八關齋戒。如此隨自力的多少,就不計較天數了。
其實,八關齋戒、五戒都是在家信眾所受持的戒,而八關齋戒的受持為一日一夜,時間短而戒多,五戒乃終身受持,時間長而戒少,據《大智度論》說:「如果無大心,雖復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名蓋天下。八戒比於餘戒,亦復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實有其殊勝處,應發大心受持,才不辜負佛陀的方便教化,而不是在受持的時日長短上計較。
四、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
受持八關齋戒可得無邊的殊勝功德,根據諸經記載,可歸納如下七項:
1. 罪障消除:《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說:「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2. 遠離惡趣:《十善戒經》說:「持此﹝八戒﹞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盤道;若生天上,恆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法輪。」故此八戒,又稱八種勝法。
3. 福報優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
4. 來世尊貴:「普達王經《說:「欲知王﹝普達﹞者,本是先王時執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
5. 得相好身:經上說;「有一天女,光顏威相,與眾超異,諸天見已,生希有心。釋提桓因問之:『昔作何業,獲得此報?』天女答言:『昔於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獲端正報。』
6. 得無上樂:《優婆塞戒經》說:「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僇之事。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7. 所求如願:《增一阿含經·高幢品》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乃至﹞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受持八關齋戒雖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淨,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尤其能令在家信眾播下出世的正因,將來獲致解脫,免於生死輪迥。因此,人人皆應發心求受,以期早日進趣菩薩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