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 

 

 

 

       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

 

                          淨空法師

 



淨空老和尚開示:我們看下面的註解,『所行慈愍行』,願求自己之所行,能像世尊一樣的慈愍,慈悲憐憫。眾生無知,被一些有心人欺騙、愚弄,這些有心人他有知識,他自私自利,想出許許多多的方法損人利己。損人的事情,人還願意接受,還不反對他,甚至於還恭維他、尊敬他,手段高明。這用什麼?投其所好。人好名、好利、好色、好財貨,他就用這個東西引誘你,你喜歡什麼,我就給你什麼,你就上當了。他給你的,你接受了很歡喜,到後來你得要還他,你還他不止百倍千倍,到那個時候受苦,你完全不知道。最後害得你墮落到三途,你不知道怎麼去的。



  所以學佛無論在家出家,智慧第一。佛教導我們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佛給我們一把尺,我們有個標準,這把尺是什麼?十善業道。拿這個東西去量一下,它與我的標準相不相應?相應,好的,可以接受;不相應,決定不能受。佛給菩薩三把尺,第二把是六波羅蜜第三把是六和敬,菩薩必須遵守的,有一條沒有做到,你是假菩薩,你不是真菩薩。這一條就是個大漏洞,一切的罪惡都從這個漏洞進去,你自己還不知道,自己以為自己是個好人。等到真正有他心通的人,把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祕密給你揭穿了,你後悔莫及。只有智慧才能認清楚,智慧曉得所有一切的事,六道裡頭、十法界裡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所以教你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錯了。這句話聽了不少遍,耳熟了,需不需要再聽?再聽,聽討厭了,老生常談,沒有新鮮東西,都是陳舊的,老得不能再老了。可是章嘉大師給我一個標準,你雖然聽得很多,你還沒做到,那就全是假的;真正做到了才是真的,真懂了,真明白了,真做到了,沒有做到都是假的。



  中國老祖宗教我們的,五倫只五條,做到了沒有?父子有親做不到了,兒女對父母有怨恨、有不滿,這是什麼?這大不孝,就憑這一條罪,他就到地獄去了,自己完全不知道。罪從哪裡結的?是你這個不好的榜樣,讓社會大眾看到都向你學習,人可以不孝父母的,你不能不負責任。你影響多少人忽略了孝順父母,影響時間多長,那就是你在地獄受苦受難受多長的時間,就從這兒來的。你要是真正做一個孝子,給社會大眾做榜樣,讓大家看到你,學你的孝行,學你的孝心,你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功德、福德愈大。小的善果在人天,大的善果你成佛、成菩薩。



  鬼神裡頭大福德的神,許多都是佛菩薩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應以天王身得度現天王,應以鬼王身得度現鬼王,地獄裡都現身,慈悲到極處,所以能如世尊之慈愍行。「世尊以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叫無緣,對一切動物平等慈悲,對花草樹木平等慈悲,對山河大地、一塵一毛充滿了慈悲與智慧。從哪裡學起?從拓開心量學起。你的心量太小了,沒有想到別人,沒有照顧到別人。你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正面影響非常窄小,功抵不了過,過的業力非常強大,受果報先受惡報,它力量大。這些事情,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教我們,我們不相信,我們不肯真幹。真幹的人不是沒有,少,不多,真幹人多數是平民,生活很清苦,影響的面不大;在這個世間有權勢的、有財富的,他們的影響範圍大,肯做的人不多。我們要學世尊無緣大慈,世尊的名號叫釋迦牟尼,釋迦翻成中國意思,能仁,他能夠以仁慈愛一切眾生,就這個意思;牟尼是清淨的意思,自己心地清淨平等,這是牟尼的意思。你看,對人一片慈悲,對自己清淨平等,用這個做為名號。你念這句名號,你就要想到清淨、慈悲、平等,這是從智慧功德裡面所生的。



  「哀愍眾生,等同一子」,這是舉個比喻他怎麼樣憐憫這一切眾生。就像世間人只有一個獨生子,他的愛不分心,兒女多了分心,他只有一個。看世出世間一切眾生就像自己獨生子一樣,完全是平等對待,真誠慈悲。「拯濟負荷,悉登彼岸」。看六道眾生,看十法界眾生,就像自己最親愛的人一樣,要拯救他,要幫助他,幫助他脫離苦海,幫助他圓成佛道,這個任務無條件的擔負起來。佛菩薩怎麼樣愛護眾生,眾生永遠不知道。不是佛菩薩跟眾生有隔礙,完全沒有,融成一體;眾生自己畫圈圈,跟佛菩薩隔離,就是什麼?完全不接受。

 

 

  信了佛有沒有接受?沒有接受,還是造成障礙,把自己跟佛菩薩隔開。有人隔離得遠,有人隔離得近,統統有隔礙。諸佛菩薩明顯的加持,自己一絲毫感觸都沒有,這是我們自己對不起佛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父母照顧我們一世,佛菩薩愛護我們沒有時間限制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都在被佛菩薩照顧之中,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佛菩薩還是照顧,並不是說我們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照顧就衰了一點,沒有。佛菩薩永遠沒有退心,永遠沒有變質,因為他受過最良好的佛陀教育,他們成佛了。佛菩薩要幫助我們,一直到圓滿成佛。



  「故願能行佛之所行」,佛之所行就四個字,智慧慈悲,這是佛所行。有智慧沒有慈悲不是佛行,有慈悲沒有智慧也不是佛行。在大乘佛教裡頭常說,悲智平等,叫悲智等運,等是平等,運是應用在事相上,對人、對事、對物,佛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慈悲。這後頭有,「故上句願求佛智慧,此句願求佛慈悲」,這下面說「智悲並運」,這是平等的,「圓契菩提」,圓滿契入大菩提。「此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缺一個不圓滿,智慧不圓滿,慈悲也不圓滿。我們要證驗自己的智慧跟慈悲是真的、是假的,這也是一個很好測驗的方法。沒有智慧的慈悲是假的,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那個慈悲是自以為慈悲,不是真的。有慈悲沒有智慧,慈悲是假的;有智慧沒有慈悲,智慧是假的。智慧跟慈悲是一體的兩面,它可以互為體用,智慧是體,慈悲就是用;慈悲是體,智慧就是用,一定是互為體用的。我們就知道,發大慈悲心就是發大智慧心,沒有大智慧,哪來的大慈悲?沒有大慈悲,哪來的大智慧?

 


  我們今天智慧跟慈悲都不足,為什麼?這個心發不出來。為什麼發不出來?我們對於諸法實相了解得太少。於是我們就想到,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要天天辛苦,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愈清楚,智慧開了,慈悲心就出來了。慈悲心是性德裡頭的第一德,一切眾生個個本有,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慈悲到極處就生智慧,肯定智慧出來了;智慧到極處,慈悲心就出來了,這兩種相輔相成,互為體用。末後這一句,此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鳥在空中飛行,一定是兩個翅膀,一個翅膀飛不起來。

 


(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許麗華http://is.gd/86l338

 

arrow
arrow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