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緣無好醜
澫益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是指物質生活環境,「緣」是指周遭人事環境。其實境緣的好醜存乎一念。一念覺,周遭的人事物皆屬真、善、美;一念迷,周遭的人事物就成為妄、惡、醜。因此古德說:「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唯有轉境緣才能離苦得樂,如果自心總被境緣所轉,則煩惱時時相隨,學佛當然不得受用。本會同修一向以:沒有看不順眼的人事物,沒有聽不順耳的話,沒有不順意的境緣,作為修行的座右銘。如果不能在這上面下功夫,念佛不可能得力,這輩子學佛也只是與佛菩薩結個緣而己。
一般學佛人的通病就是在道場、團體中,專門睜大眼睛挑剔他人的過失與缺點,豎起耳朵聽是非謠言,以致煩惱滋生;尤其愛扮怒目金剛,希望別人都依他的見思而行。一旦發覺沒有能力改變別人,就認為此處不宜久留,不是回家盲修瞎練,就是另覓道場團體。如此尋尋覓覓,一換再換,放眼天下,那有盡如人意的道場,殊不知修行工夫,是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見解,而非改變別人。
其實,我們應該效法摩訶迦葉尊者,身為摩竭陀國大富長者尼俱律陀之子,卻捨棄豪富,發心出家,常行頭陀苦行,至老不倦,如此才能在逆境中成就忍辱,去除修行人最難降伏的瞋恚習氣。要再上一層樓的修行人,就得效法善財童子,他身為褔德長者的獨子,既富有、又為人所敬重。在接掌家族企業以後,事業更是蒸蒸日上,但是他卻能及時以自己的整個生命,為真理、為眾生奉獻奮鬥。初從文殊菩薩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又能廣參眾善知識,真正做到在一切順境中成就布施,捨掉慳貪的習氣。
古今中外佛子所公認的第一經──《華嚴經》,全名應為《大方廣佛雜花嚴飾(莊嚴?)經》。這部經名的大意是說,學佛人想要成佛,達到大、方、廣的最圓滿境界,就應該學習體會「想成為一座最完美的花園,就得包容百花千草萬樹並存,各展其美,互不妨礙」的理念,就像修行要恆順眾生,要恆常依順所有眾生的習性、要求與好惡。只有與眾生建立良好的善緣,才能權巧化導眾生,從度化眾生的耕耘中,提昇自己修行的境界層次,邁向成佛之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學佛人,見聞他人的過失,並非不辨是非善惡,而是不去執著掛礙,不因他人的過失,而污染自己的清淨心。反之,時時以他人的過失來自我反省。如果犯了相同的過錯,應馬上改正,否則當思眾生迷惑不覺,慈悲憐憫心油然而生,深信因果不昧,所謂「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連佛菩薩也不能改變因果定律,何況我等凡夫?如果見到他人過失,就生煩惱,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豈是明智之舉!因此古德才會說,在差別法界的「境緣」裡見到平等,就是修行證果的過程,也是自度圓滿的功夫。在平等法界裡見到差別,則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度化眾生、度他圓滿的表現。
所謂「佛度有緣人」,並非佛菩薩不慈悲,而是佛菩薩善於觀機,如果因緣不具足,勉強度人,不但無益其人,反而讓他毀謗三寶,造作更深的罪業。因此度化眾生乃生生世世的菩薩事業,不急於一時。尤其末法眾生,能聞過生善,知過能改者,已經如鳳毛麟角,如果冒然勸諫,徒結惡緣,於事無濟。再者,吾等凡夫,難識真相,焉知此犯過之人不是佛菩薩示現,是來考驗、磨練我們的善知識?因此《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都認定只有自己一人是學生,其他人都是老師,所言、所思、所行與自性功德相應者,則禮敬稱讚;不相應者,則禮敬而不讚歎。
這與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思想完全相應。遇善知識則模仿學習,逢惡知識則警惕自勉,就像宋朝的岳飛與秦檜,都可以作為我們的良師。所以本會導師淨空長老提出《無量壽經》中的經句「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作為同修日常生活的座右銘,這與六祖惠能之見,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摘自:洛杉磯淨宗學會/幕西精華作者:陳景昌
香光莊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