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慧淨上人法語/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觀無量壽經》雖然前面很長的經文都在講十三定觀以及三福九品,可是這也是一種引導性的,目的還是要我們持名念佛。所以,經文最後就講:「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專一的、不雜的、不退的來「持無量壽佛名」,叫做「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不是「觀無量壽佛相」的觀想,所以《觀無量壽經》的歸宗結頂,也是在講「持名」,跟《無量壽經》的意旨完全一致。

 

《觀經》是為了先引導其他法門的根機,所以廣說「十三種定善」和「三福九品的散善」這些諸行道理,可是到了〈流通分〉就完全捨棄這些,佛就告訴阿難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所以,〈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觀佛」以及「三福九品」。因此善導大師就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可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稱名」。

 

在《觀無量壽經》中,是以定善跟散善來引導歸入專念彌陀名號,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講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名號,阿彌陀佛成正覺成就了什麼?就是成就了這一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來做為十方眾生往生的正因、正行、正定業。

 

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為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惡人所說的經典;是顯示淨土門所被之機以凡夫為本、為正,為如斯凡夫所說的經典;是說明一切凡夫,但信彌陀本願,但念彌陀名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的經典;是釋尊觀見機教成熟而說的,一部末法濁世機教相應的經典;是彌陀本願之光、凡夫得救之道的經典。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面講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為了顯示這一句彌陀名號功德的超越性。如果開始沒有講定善、散善,就直接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功德力用的話,聽的人就不曉得它的高低,因為沒有經過比較,而一經比較才曉得定善跟散善這兩種都不比念佛殊勝。另一方面也是為引導本來修學定善或者散善根機的人,完全歸入專稱彌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讀後感言】

各位善知識晚安,世尊悲心至極所宣說的《觀經》,而其中真正的意旨,是一直被忽略、隱沒的,你知道嗎?為什麼呢?因為善導大師純正的淨土思想,在中土已經被隱沒了一千多年,從[唐朝/三武一宗]滅佛的大浩刼之後,完全消失了,宋代以來的淨土宗思想,已經加入了太多他宗他派的思想,夾雜了太多「聖道門」修學的方法,所以強調「自力」及「自、他二力」的念佛修行,「他力」的純正淨土思想,不再被宣揚,因此阿彌陀佛的大悲弘願被隱沒了,不能真正的廣度群萌,開顯真實的濟世悲願!

 

就連當今的教界仍然強調「自力」及「自、他二力」的念佛修行,這是末法眾生的業力所感,以致於阿彌陀佛的大悲弘願不能彰顯,眾生無有出離的因緣!阿彌陀佛的悲願,連五逆十悪的眾生,乃至誓願度盡阿鼻地獄的苦眾生,這樣[萬修萬人去]的橫超法門,搞到現在成了[千、萬人念佛,只有一、二人能往生]的豎出法門;乃至修學「淨土法門」還得依照次第而修,這豈是阿彌陀佛的心願和釋迦如來出世的本懷,若是如此又何為[特別法門]呢?你我豈不是註定還要繼續輪迴在生死苦海之中,永無出離的可能嗎?真是嗚呼哀哉啊!

 

各位當知!阿彌陀佛的弘願就在六字名號之中,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令你成佛有餘,沒有任何條件!唯有「至心信樂,欲生彼國之人;執持名號,定得往生!」你若是還要夾雜其他的,那是多餘的,是信願不定的,往生必然不定!你知道嗎?你若是至心切願,仰蒙彌陀慈恩的救度,那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全心靠倒在阿彌陀佛的本願之中,必得往生,何必再懷疑臨終必須正念才得以往生呢?你現在若是沒有如此的信念,臨終之時又豈能正念現前呢?當然是往生不定的,你知道嗎?

 

至心祈願:十方一切眾生,親見彌陀淨土,信願念佛,同生極樂,成就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_/\_ ♫♫ (◕‿-)

 

文章引用自 ~ FB 釋如願 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