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482_487751787984846_426900792_n  

  •                                         
  •  

  •        女人都希望有美滿的家庭,關愛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關係。其實,我們日常修行:念佛,念經,放生,並不難。難得是解開我們心魔的纏縛,這個心魔就是執著。也就是佛學裏說的我執~自我欲望的滿足,凡夫都希望別人能聽自己的、能遷就自己,能滿足自己的欲求。

 

  •       凡是為自己考慮得多,為別人考慮得少的人,就會對他人有很多要求和不滿。別人也不可能總滿足自己的要求啊,所以相處起來就容易吵架。凡是為自己考慮得少,為別人考慮得多的人,就會心平氣和,容易寬容和諒解,矛盾也很快化解,也就能形成和睦的家庭氣氛了。

 

  •        人與人之間的紛爭,也就是我執在作用: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執力量的此消彼長,也就是相處的磨合之道。如果大家各不相讓,矛盾就日益增加。



       就比如最難處理的婆媳關係,因為婆婆心裏的我執那是我的兒子,他是我的,媳婦不過是來伺候我和兒子的;媳婦的我執那是我的老公,他是我的,婆婆不過是幫我們帶小孩的

 

 

       女人們的我執所產生的我所,實際上是一種錯覺。因為他們在爭的這個男人,可能是屬於某一個人的嗎?他雖然是婆婆的兒子,媳婦的丈夫,但他還是父親、下屬、朋友、同事、公民等,他有那麼多的角色,他甚至都不是屬於他自己,他同時會有很多的責任。

 

 

       如果婆婆能想到:這是我的兒子,但同時是別人的丈夫和父親;媳婦想到:他雖然是我的丈夫,但同時是婆婆的兒子,上司的屬下。那矛盾就會減少很多,那兒子也能更愉快得做好他兒子和丈夫的角色。



      有個詞叫捨得有捨才有得,就是當我們太關注、太想得到時,我們偏偏得不到,當我們放下了,可以放棄自己來成就別人了,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願望也實現了。

 

  •      因為放下,能把得失看淡,我們才擁有真正的尊嚴,因為別人都會敬佩和尊重這樣的修為,無論作為婆婆還是媳婦,能從自己的地位解脫出來,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問題,其實會得到更多,婆媳關係自然就沒有理由相處不好了。

 

 

            修行之道在於,損己利人,把自己的需要放低一點,把別人的需要放高一點,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我們所發生的事情都可以用修行的原則來處理,日常的家庭生活,處處都在修行!

  •   

本文引用自bestzen - 婆媳關係中的修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 婆媳關係中的修行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