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6692_238552022976111_1678781870_n

 

                 《無量壽經》修行最高指導原則

                            就是清淨平等覺 

 

()同時具足相應門。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今此經中,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  

 

 

浄空老和尚開示:十玄門第一門是總門,同時具足。這個地方同時涌現,這很有味道。一念覺是佛境界,一念就在現前,你就是如來的化身,因為你入如來境界了。你自己所住的是淨土,別人住的是穢土,穢土跟淨土同時存在,心不一樣,境就不一樣。釋迦如來示現在這個地球上八十年,他住的是實報莊嚴土,跟極樂世界一樣,我們看不出來。他示現的那個身分跟我們一樣,我們看到他,如來也住在我們五濁惡世。那是他示現的,是他表演的舞台,不是真的,真的我們看不到,真的是後台。我們看到台前,沒有看到台後,台前是顯了,台後是隱祕,隱顯同時。

 

我們今天是稍稍能夠體會一點,沒入這個境界。從稍稍體會,我們就生起信心,我們對這樁事情不懷疑了。怎麼契入?兩個辦法同時並進。第一個辦法就是念佛,因為這一句佛號,我在念佛,十玄門具足,你自己不知道,統統具足,妙絕了!什麼事情,一句佛號圓圓滿滿應付了。第二,深入經藏。深入經藏最好的那就是《華嚴》,為什麼?《華嚴》具足一切法。《華嚴》真正明白,什麼都明白了,什麼都通了。深入《華嚴》之先,我們要深入《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華嚴》,在《無量壽經》掌握了綱領,再回到《華嚴》,像吃冰淇淋一樣,一點不費事,非常輕鬆愉快。這是個門道,是個非常巧妙的門道,就知道《無量壽經》對我們的作用太大太大了!

 

  學習貴在落實,如果沒有落實,那我們只是解悟,解悟親證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只有解,沒有證,還有一個麻煩,魔來擾亂,也就是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來勾引你,你能不動心嗎?如果是證悟,你就有這個能力,一切誘惑你不會理會。為什麼?你真正了解這一切誘惑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這個誘惑對你幫助了,不但沒有傷害、障礙,幫助了。幫助什麼?成就你的定力,成就你的智慧,也就是你經過考試,經過這個關,通過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解悟,沒通過實驗,沒有通過考驗,你還靠不住。這是古今中外,我們講大修行、大成就的人,我們看到了。功夫不成熟,被魔誘惑到,他在境界裡起心動念,他就失敗了,考試不及格。最可怕的,跟著魔走了,在境界裡又生起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他又生起來了。這就說明什麼?解悟的時候,這個念頭是被他的知解控制住,好像不起現行,境界一現前,禁不起誘惑又現前了,這就墮落了。這是說明,菩薩修學為什麼要那麼長的時間,真的叫無量劫,就是因為進進退退,有的時候一退,退到地獄去了。從地獄再出來,好難!時間是論劫算的。遇到佛法再修行,他阿賴耶有種子,再修行,修行還同樣要經過考驗,禁不起考驗又退了,麻煩在此地。

 

  遇到淨宗這太難得了!這經上告訴我們,多少菩薩想遇這個法門,求這個法門遇不到,沒有機緣。這就說明遇到這法門太難了,遇到要真正掌握住,一生就成就了。達到十住菩薩這個階級,這個級別非常容易成就,真正證得三不退。方法沒有別的,真正清淨、真正平等、真正不迷,不迷就是覺。跟《無量壽經》修行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清淨平等覺相應,這些考驗你能通得過

 

這是得力什麼?得力彌陀本願威神功德的加持,我們才有這個能力。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不起心、不動念,再多都不會起心動念。為什麼?假的。六道輪迴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再說到底,實報莊嚴土也是假的。我們很清楚,只有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誰能誘惑你?常寂光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這還得了嗎?這才叫究竟圓滿境界,這就是回歸自性,這就是妙覺果位。

 

  才一點點小境界就動心,這不行,小名小利起歡喜心,小小不如意,心裡就氣憤。古聖先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根,怨恨惱怒煩是一切病的緣,你要把這個因跟緣斷掉,果報就沒有了。誰來護持你?諸佛如來、龍天善神。還起心動念這怎麼行?念佛人功夫還沒成就,這些境界天天都來煩擾,為什麼?它就不希望你成就。真正學佛的人是怎麼對付?有,不是沒有,很多。你能說鍋漏匠沒有嗎?修無法師沒有嗎?劉素雲跟她姐姐沒有嗎?回頭想想我們自己,也有。怎麼對付?這遇到了,歡歡喜喜,接受考試,就通過了。一句阿彌陀佛,順境,好,阿彌陀佛;逆境,好,阿彌陀佛。為什麼?順境考我,它讓我生歡喜心,讓我起貪戀,我一句阿彌陀佛把它送回去了;逆境來考我,它希望我生煩惱,它希望我怨恨,我也歡歡喜喜感恩,阿彌陀佛,把它退去了。妙絕了!這一句阿彌陀佛是請求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我,不受外境干擾。

 

  我們煩惱習氣太重,這些話、這些事得天天提醒。所以我自己的經驗,這六十年沒有離開經論,這我最大的受用。我要離開經論,外面這些誘惑,順境、逆境我逃不過,會起貪心,逆境會起怨恨。全靠經論長時間的薰修,天天讀,天天薰,天天薰習,所以關關通過。從這裡頭吸取經驗,經驗愈豐富就愈自在,什麼樣的挑釁都不怕。

 

而且什麼?歡迎你挑釁,就是不怕考試,歡迎你來考我。每通過一次考試,自己就提升一個階層,這肯定的。很深的經典,初學的時候,一遍兩遍、十遍八遍,印象都模糊,可是幾十遍下來之後,它清楚了,還是這本書。也就是說前面十遍二十遍沒看懂,後面愈來愈清楚了。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處事待人接物之處,經過這些考驗,再看這個經文,明白了。

 

  在這裡我們就深深體驗到,世尊出現於世只有一個目標,只為一樁事情,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究竟苦,那就是六道十法界,你能夠擺脫六道十法界,這叫離究竟苦,從此以後再不受苦了。沒有離開六道,要受大苦;沒有離開四聖法界,受小苦。四聖法界苦很少,不自在,沒見性,沒有能力周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沒有這個能力。超越十法界有這個能力,這真正叫自在!

 

親近一切諸佛如來,哪個不願意親近,個個都想親近,一尊佛都不漏。可是,博地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不是自己修成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的。對阿彌陀佛能不感恩嗎?知恩報恩。為什麼不感恩?你不知道,不知道阿彌陀佛的恩德,不知道阿彌陀佛對你有多好,不知道。

 

雖然不知道,甚至於忤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你的慈悲關懷照顧沒有減少一分,這還得了!如何報恩?念佛往生就是報恩。自己有信心,有志氣,人家能站著往生,我為什麼不能站著?人家能預知時至,我為什麼不能?你要問這個原因,你就問眼前考你的境界,來恭維你,來讚歎你,來捧你,你有沒有歡喜?你這一歡喜,失敗了,不及格。人家來毀謗你,來糟蹋你、陷害你,有沒有怨恨?還有怨恨,又失敗了。關關考試都不及格,怎麼能報佛恩?

 

  要知道修行什麼?修行就是考試,就是參加考試,分分秒秒都在參加考試。關關都通過,你說你多歡喜,叫法喜充滿;關關通不過,這個難過。難過沒用處,回過頭來老實念佛。我念佛、拜佛、讀經、聽講,很快你就會開悟。為什麼很快?你是用真心,就快了;還用妄心,那就難了。真心做人吃虧,是的,好像是吃虧了,實際上一點虧沒吃,佔了大便宜。這真心哪有吃虧的?吃虧不是真心。所以我們實在說,就是個妄念造成許許多多的障礙,這妄念。妄念是從第六識、第七識來的,第七識的執著,第六識的分別。(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 FB 許麗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