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yz12  

 

 

我們常說堅持己見的人太固執或是執著,到底什麼是執著?固執與執著又有什麼不同?執著又有什麼不好呢?固執的意思就是堅持自己想法、做法是最對的,一旦決定之後,任何人都不能夠改變他,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一意孤行,這就是固執己見。執著的意思是放不下,非常在乎、介意自己的想法與看法,或自己的立場、態度以及身分;只要是與自己相關的任何時、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乃至於任何觀念,你都很在乎的話,那就是執著。表面上看來,固執和執著好像一樣,但是執著不僅如此。執著是心中放不下的牽掛,有的是牽掛著愛情,有的是牽掛著名位,有的是放不下名利權勢;有時候雖然沒有特別的對象和原因,但就是對任何事都非常在乎,包括在乎自己帽子戴得怎麼樣?頭發梳得怎麼樣?臉上長了什麼東西?只要跟自己有關系的事情都非常在乎。過度的執著甚至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病症,因為樣樣東西都很在乎的人,他的精神一定經常處在緊張狀態中,沒有辦法放松休息。以佛法來講,執著又叫我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而且非常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他不僅在乎自己的存在,或者不存在;還在乎別人對他的想法,對他的價值判斷,也會非常希望別人認同他。對於他所關心的人,他也會非常在意,在乎那個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在乎他身上發生的事,在乎他的一切。

     譬如說,如果一個做母親的,總是對她的孩子不放心。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放心,或許還有道理。可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結了婚,甚至也生了孩子了,這個母親還是把他當成小孩子一樣看待,隨時隨地擔心著不說,還想掌握他在做什麼、想什麼,這就叫做執著。我有一個在家弟子,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都已經五十多歲的人了,她的母親還是把她當小孩子看,她只要出去一兩個小時,沒有打電話回家,做母親的就會到處打電話找她,讓她不知如何是好。後來,她只好把母親送到老人院去;看起來雖然好像很殘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且這樣可能對兩人都比較好一點。另外,有些人認為擇善固執不也是一種執著,其實兩者間是不一樣的。執著,是一種過分的在意、在乎和擔心,會讓我們像根緊繃的弦,不能放松,結果自己痛苦,周遭的人也跟著痛苦.‘擇善固執則是朝著正確的信念,堅持自己的方向和願力,並且以意志力──毅力、恆心和決心來完成,這和執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非得要說這也是執著,至少這是一種好的執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方向,如果能以意志力,持久朝著自己的方向,持續努力,堅持自己的心願,便能夠將生命導向積極成長的路。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聖嚴法師《積極的人生》:一個人如果沒有努力的目標,的確很容易就喪失生命的原動力,而一般人的努力,無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權、追求勢、追求位。其實,追求的本身並沒有錯,更不是罪惡,問題是在於追求的過程中,是不是不擇手段,有沒有傷害到別人,或是傷害了自己的品德?又如果,雖然很努力很努力地追求,目標卻越來越遠,這時候該怎麼辦?是不是還要追求?是不是非要得到它不可?積極的確是很好,可是在追求過程中,如果太在乎目標的達成,往往會忽略自己所處的環境因緣,忽略周遭別人的感受。所以,除了積極的追求之外,還要常保平常心。能夠得到固然非常好,即使不能得到,那是因緣不具足,不必那麼難過。所以進取心、積極心要有,但是得失心最好少一些,一切盡其在我就可以了。這樣子,生活才會過得比較愉快,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積極,而讓他人受到傷害。所以說,積極是一種態度,本身並沒有對錯,如果動機不純正、目標不對,或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積極才是不對的;或是目標達成後就得意洋洋,目標達不成就痛苦萬分,這樣的積極就是錯的。唯有當目標正確,作法正確,積極就會成為一種優點,會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快樂。這道理聽起來和象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其實兩者還是有一點不同。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但是態度有一點消極。積極的態度,應該是在耕耘之前,做好更多的准備,譬如哪一種耕耘的技巧最好?市場上有沒有這個需求?有沒有通路?市場上消費得完嗎?消費不了又該如何處理?……等等問題。詳細考慮之後,耕耘的結果,才容易和我們的預期相符。在考慮清楚之後,動手去做,如果達不成目標,也不需要難過,這才真的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那麼,要如培養積極的心呢?首先要訂定目標,因為有了目標,生命才有方向。這個目標最好是少為自己,多為別人,譬如現在地球的環境充滿危機,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能做些什麼?你可以利用空余的時間,投入環保工作,也可以只在自己家裡,或附近的環境,做一個小小的環保義工,這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像這樣,將自己推向一個好的方向,劍及履及地去完成它、實現它,你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目標、有意義,這就是積極人生的真意。轉載自永恆《佛教》
   
聖嚴法師《生一棵樹的氣》:有一次,我看到一個人在掃院子,一邊掃,一邊抬頭看看樹上的葉子,最後將掃把一丟,坐在地上歎氣。我問他在做什麼?他說:我剛剛才把地掃過,可是風一吹,葉子還是掉下來,根本就掃不完,我還要掃嗎?我問他:你早上吃過飯沒有?’ ‘吃過了。’ ‘等一下要不要再吃中飯?’ ‘肚子餓了當然要吃。’ ‘既然吃了以後肚子還是會餓,為什麼又要吃?他想一想,拿起掃把,悶不吭聲地又去掃了。這個掃地的人竟然在生一棵樹的氣,這就說明,人的情緒會受到波動,並不限於對象與事件,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動情緒。當我們發現自己快要動情緒時,要趕快提醒自己將心念轉移,換另一個角度看事情,不要執著一念不放,否則就會煩惱痛苦不已。

 

 

 

 

 

 

本文引用自guizn - 聖嚴法師:看清執著和固執

arrow
arrow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