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問佛陀情為何物?
一提到佛教,不少人就認為要青燈古佛、絕情絕愛。但實際上,佛陀並沒有要求每個人一學佛就出家,他只是告訴了我們情愛的真相,通過一些理性的分析,讓你放棄非理性的執著!
愛的真名叫“無常”
有個別年輕人總覺得:“離開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實,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早就講過:“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
佛陀認為,愛情是無常的,更是煩惱之因,故對此不要過於沉迷,不然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實,除了佛陀以外,漢地的古聖先賢對愛情也有一些認識。比如,莊子身上就發生過這樣一段經歷:
一天莊子出門,看到一座新墳,一女子手執扇子,正對著那座墳連扇不已。問她為何這樣,女人說:“墳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時有遺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須等墳土干了才行。我現在急著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墳,讓墳土盡快干。”
聽到這番話,莊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妻子。莊妻聽後,先是數落那婦人沒良心,然後發誓說:“如果你離我而去,我絕不會如此無情。”
天有不測風雲,沒幾天,莊子突得急病死了。入棺後,莊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為莊子守喪。不久,有個翩翩少年來到莊家,自稱是楚國的王孫,想來拜莊子為師。得知莊子剛辭世,少年很傷心,表示要為莊子守喪百日。
守喪期間,因王孫氣度不凡,莊妻慢慢對他生起愛意,遂托人向其求婚。王孫同意了,不過提了一個條件:“莊子乃我老師,我千裡迢迢到此,如果一面未見,就太遺憾了。希望你能打開棺材,容我見老師最後一面。”
按彼時習俗,入殓後再開棺,這對逝者極為不敬。但為了盡快成親,莊妻一口就答應了王孫。但萬萬沒想到,一劈開棺材,莊子竟然坐了起來。此時,王孫也倏忽一下不見了。莊妻這才明白:原來,王孫乃莊子的幻化。此時她羞愧難當,沒多久就懸梁自盡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世間的恩愛,是十分無常的。
有個別年輕人總覺得:“離開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實,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早就講過:“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言。
看世間,每個人莫不如此,來到這個世界是獨自一人,最後離開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沒有誰真正離不開誰。
許多人在年輕時,為了愛情、財富,一直就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去考慮:“我死後,生命會不會延續?如果會,下輩子是什麼樣子呢?”但這時候再思索這些,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轟轟烈烈,似乎是人間最美好不過的。但實際上,只要有愛,就會患得患失;只要有愛,就會有擔憂、害怕。誠如佛陀在《涅槃經》中所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曾經,一個沒結婚的人和一個已結婚的人談論愛情。
沒結婚的人極力贊美愛情,他說:“古希臘有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個少女。由於這個‘少女’太美了,國王深深地愛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並且擁抱她、親吻她。後來,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動,將少女雕像變成了真人,跟皮格馬利翁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覺得愛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畫卷。”
聽了這番話,已結婚的人搖搖頭:“年輕人,愛情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美好。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劉瑱,他妹妹是鄱陽王的王妃,夫妻之間非常恩愛。後來,鄱陽王因故被齊明帝所殺。因為思念亡夫,鄱陽王妃終日不吃不喝,最後奄奄一息。
為了救妹妹,劉瑱請人畫了一幅畫--在畫中,鄱陽王正跟一個寵妾在一起恩恩愛愛地照鏡子。看到這幅畫,鄱陽王妃醋意大發,咒罵道:‘他真應該早點死。’就因為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對亡夫的萬千愛意當下消失,隨後身體也很快康復了。”
在後一則故事中,為什麼女主人公原來熱氣騰騰的愛,一瞬間就變成了咬牙切齒的恨呢?原來,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愛恨無常”。
所以,對於愛情,我們任何人都要記住這個規律,否則,無論你學了多少知識,在遇到世間的愛恨情仇時,還是很難面對。
佛教中有部論典叫《四百論》,其中講過:“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無常的法一定會壞滅,有壞滅的則非真正的安樂,因此,凡屬無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兩個人關系本來很好,後來一方慢慢變心了,這種無常就會給對方帶來痛苦。
所以,愛情猶如一件弱不禁風的易碎品,極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難:“慎無信汝意,意終不可信;慎無與色會,與色會即禍生。”就是告訴他:千萬不要信賴你的分別心,你的分別心根本不可信;千萬不要貪執美色,否則就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
遺憾的是,佛陀雖然早已開示過了,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還是不懂這個道理,以至於在愛情中,經常遭受各種不明不白的折磨。
“愛可生愛,亦可生憎”
對每個人來說,愛情只是幫助自己快樂的外緣,雖然它暫時可以帶來快樂,但是靠不住、不長久。
許多人在沒有愛情、婚姻時,認為得到了就一定幸福。但真正達到目的之後,卻發現當初的快樂在逐日遞減,身心也在漸漸麻木,甚至還有說不清的苦,成天纏繞著自己……
我曾看過林肯的傳記,他說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長達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對他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看不順眼。每當林肯出現在她面前時,她就會喋喋不休,嫌他的頭太小,手腳太大,鼻梁不直,下腭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
她最討厭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勢,成天逼著林肯在房間裡學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在林肯跟別人一起用餐時,因為沒有及時答她的話,她竟然將一杯熱咖啡潑到了林肯頭上……
當然,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絕對不曾想到的。
無獨有偶,托爾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劇的典型。這位俄國著名大文豪,有無數的人崇拜他,在他那個年代,只要他說一句話,馬上成了頭條新聞。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家庭生活極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導火索。
他結婚之初,對妻子非常溫情,兩人經常一起許願、祈禱,希望這恩愛的日子能天長地久。但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婚後一段時間,兩人就開始爭吵不休,昔日的愛意每況愈下,最終變成了怨恨、敵意。
在經歷了漫長的猜疑與痛苦之後,晚年的托爾斯泰熱衷於人類和平,並將大量稿費捐去做慈善。但這與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為她的虛榮心太強,守著錢財不願意行善。終於,在每日不斷的爭吵之後,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於一場大雪中棄家出走,離開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他顛簸在四處漏風的火車車廂裡,最後患上肺炎,死於一個小車站的木屋裡。
而且,在臨死之前,所有子女都來到他膝下,但他唯獨不想見妻子最後一面。
如今許多年輕人,認為愛情至高無上,相戀時總以為:“他就是我永遠的幸福!”可時間一久,無常變化上演時,才意識到“永遠”原來並不遠,於是開始怨天怨地:“為什麼我的命這麼苦?為什麼他這樣沒良心?……”
其實,與其到時候這樣怨天尤人,還不如早點了知:自己的快樂要靠自己掌握。有了這種認知,當他帶給你快樂時,你會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會太執著。否則,愛得太深,糾纏太緊,最終肯定會自嘗苦果。
當然,上述那種悲劇的婚姻,並不是人人都會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無常的變故也隨時在發生著,這是不爭的事實。了解到這點以後,你就會明白,把快樂建立在一個人身上,是相當不明智的選擇。
所以,我們應掌握好快樂的主因--自己的心,並通過修行開啟心的寶藏,以獲得真實的快樂。
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是一種自私
愛有兩種:一是占有,只要自己快樂,不考慮對方如何;一是付出,只要對方快樂,不考慮自己如何。
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口口聲聲說愛,朝朝暮暮談情,但仔細觀察,多數人的愛不過是一種自私的占有--對方讓自己快樂,才愛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愛生恨。
這樣的愛,只會讓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麼可津津樂道的呢?
世間人總以為,戀愛結婚是人生最快樂、美好、令人向往的事。就像我坐出租車時,司機一看我是出家人,就不禁生起“大悲心”:“你很痛苦啊,不能結婚,怎麼能受得了呢?”同樣的情景,我在香港、廣東、沈陽等城市都值遇過。
但是,戀愛了、結婚了,就能把自己鎖進幸福的保險櫃嗎?從很多人的經歷來看,也不一定。
前不久,我和一位校長聊天時,隨口問他:“有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會不會因為感情問題,借機對學生發洩?”
校長連連點頭:“有啊有啊!有些年輕老師一天到晚都在打電話,有時就像發瘋了一樣,突然跑到教室裡,把所有學生都痛罵一頓。”
類似的待遇,以前我也碰到過。曾經我在一家醫院住院,有個護士因為男友三天沒來電話,自己打過去也沒人接,心情特別壞。即使給我們配藥,她也一直在按對方號碼。病友們都特別擔心,生怕她一不小心就配錯了。配完藥,她過來給我們打針時,也是惡狠狠地,“啪”一下就使勁扎了進去……
其實,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是一種自私,只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而且,這種愛也是有條件的,建立在對方愛自己的前提下,一旦這個前提變化了,自己的情感也會隨之改變。
可歎的是,許多人沒有認清愛情的本質,或者,就算道理上明白了,但遇到迷人的對境時,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深陷進去。
也許,只有等你到了花甲之年,才可能明白所謂的愛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一直死死追求的愛情童話,究竟在現實中存不存在?
愛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許”嗎
世間很多人都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當成愛情的最高境界。那麼在佛陀眼裡,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呢?
芸芸眾生都耽著情愛,正如一首流傳已久的詞中所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句話出自元朝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當年,16歲的元好問趕赴並州應試,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說自己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只殺死後,但見另一只在其周圍悲鳴不已,久久不離,最後竟從空中直沖而下,撞地殉情。
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便從他手中買下這兩只雁的遺體,將其合葬於汾河岸邊,命其冢為“雁丘”。
看了這個故事,不少年輕人可能要問:無始以來,人們非常憧憬的愛情,果真有那麼美好嗎?真的值得“生死相許”,令人沉迷至此嗎?佛陀與世人眼中的愛情,又有哪些不一樣呢?
其實,在世人的定義中,“情”就是一種互相纏縛、同生共死。
而佛陀,對男女間的愛情、婚姻也沒有全盤否定。如在《善生經》中,就教導夫妻之間理應相敬如賓,丈夫應以五事愛敬妻子,妻子應以十三事敬順丈夫,如此才能夫妻異體同心,家和萬事興。
但與此同時,佛陀又會提醒大家:愛情歸根結底是一種執著。當自己特別執著一個人時,雖然會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到頭來,終究是苦大於樂。
或許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覺得愛情無比甜蜜,怎麼可能是一種痛苦呢?當然,假如你沒品嘗過愛情的滋味,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過來人,對於個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別深刻的體會。
愛情為何殘酷,因為“愛別離”“求不得”
無始以來,許多人總以為愛是永恆的,所以,一旦它有了點滴變化,就會感到巨大的挫敗……
愛情的痛苦雖然千差萬別,但仔細觀察,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愛別離苦”,即所愛的人離開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還有一種是“求不得苦”,因為得不到所愛的人,沒了這個“皈依境”,就認為自己活得無依無怙,了無生趣。
不過,假如你明白了無常之理,縱然無法跟最愛的人在一起,也不會那麼難以面對。
藏地曾有位上師叫吉丹松貢,一天他的鄰居過世了,悲痛的寡婦來見他想尋求慰藉。
她剛踏進上師家中,就碰到了上師年邁的母親。她扯著頭發,語無倫次地向老媽媽傾訴著自己的巨大痛苦。當時,老婦人抱著她,一個字一個字地告訴她有關無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緩,忘了要見上師這件事,然後起身回家了。
幾個月後,上師在傳大手印時給弟子們敘述了此事,並特別開示說:“無常的教言非常殊勝,連剛失去丈夫的寡婦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執記在心頭,由此很快脫離了苦痛。”
還有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個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與丈夫生前的恩愛,就痛不欲生,於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飯菜拿到墳前,一邊痛哭一邊說:“親愛的丈夫,你吃一點吧。”
有個牧童看到這種情況,很想幫助她,就找了一頭死牛搬到墳地,然後割了許多嫩草放在旁邊,也是一邊哭一邊說:“親愛的牛,你吃一點吧。”
女人看到後,不屑地對牧童說:“牛已經死了,又不可能活過來,你在這痛哭有什麼用呢?真是個傻孩子!”
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剛死,它的樣子還沒變,身上還是熱的,多叫它幾聲也許還能活過來。你的丈夫死那麼久了,都已經火化了,你還哭著讓他吃東西,那才傻呢!”
聽牧童這麼一說,女人想想也對。從此,她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可見,人的心若專戀於某個對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從痛苦中拔出來。但如果明白一切皆無常,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開了。
佛陀說:對愛情別太執著了
無始以來,人們都沉迷於“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幻境中,看看我們周圍,因情而苦的人前僕後繼。其實,你若能懂得一點佛教道理,比如萬法皆為無常,緣合則聚、緣滅則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會明白“情”也不過如此。
現在有些年輕人挺可憐的,雖然學識不錯,但由於從來沒有學過佛法,無法洞察愛情的真相,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時因無法接受失戀而踏上一條“不歸路”。
其實,世人歌頌的偉大愛情,只是一種分別妄執,假如過於執著,痛苦必會接連不斷地降臨。誠如《正法念處經》中所說:“若人貪著欲,眾苦常現前。”
前不久,某大學就發生了一幕慘劇:一對戀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對男生說:“如果我們都考上了,關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沒考上,愛情也可以繼續;但若我考上而你沒考上,那就分手。”
也許是造化弄人,最終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於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別傷心,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沖到女生寢室,先將戀人掐死,然後自己也跳樓了……
與這種自私自利的愛相比,佛陀所提倡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所以,絕不會因付出得不到回報而痛苦。
當然,若有人問佛陀:“應該如何對待愛情?”佛陀並不會勸所有人出家,也不會讓所有人學佛。佛陀只會說:對愛情不要太執著了,否則一定會活得很苦,而且,這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且不談佛教的甚深境界,僅就現實生活來講,年輕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內心也會變得比較豁達,這對未來會有不可思議的幫助。
愛一個人,就要給他自由
愛一個人,就要給他自由。如果以“愛”的名義,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給他自由的空間,只會讓他的心離你越來越遠。不僅是戀人之間如此,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如此。任何一種愛,若建立在控制別人的基礎上,自己一味地付出,卻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那你越愛他,他越累。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別熾盛,認為自己所愛的人只為自己獨有。別人無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與其接觸、談話,自己就會妒火中燒,生起極大的嗔恨心,甚至不惜一切想毀了對方。
我的家鄉有個人,他曾對妻子說:“其他什麼事你都可以做,唯獨有件事我不許,你要注意啊!”現在他已七八十歲了,但年輕時的這句話,一直被大家傳誦著,“流傳百世”。可見,有些人對愛人有著強烈的占有欲。
《百業經》中有一個殘忍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叫丑陋者,嫉妒心極強,性情十分殘暴。他為王妃制定了極其嚴格的禁令,尤其是禁止別人仰望王妃的姿色。所以,他每次帶王妃出游時,街道兩旁不能打開門窗,若有人打開後無意一瞥王妃,他會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
一日,他與王妃們去森林游玩。當時有位獨覺在那裡禅修,幾個王妃見他身相莊嚴,生起無比歡喜心,於是紛紛取下面紗,在其面前恭敬頂禮。國王聞知此事後,當下嗔心大起,命人立即剜去獨覺的雙目。
因前世惡業感召,獨覺被害時沒能顯現神變。之後,他飛入虛空示現種種神變。見此情景,國王非常害怕,頓時跪在地上忏悔,乞求清淨罪業。
然而,因果是不虛的。由於在嫉妒心的推動下,國王曾剜掉過成千上萬人的眼睛,一旦業力成熟,他仍無法避免果報--多生累劫成為沒有眼睛的眾生,直至佛陀在世時,他還是一個盲人。
佛經中說過:“增上貪欲者,不知理非理。”有些人在嫉妒心或貪心生起時,做事情根本不講理,好像發瘋了一樣,過段時間冷靜下來,才知道自己特別過分。
其實,嫉妒只是分別心在作怪。假如你真的貪著愛人,那他去世之後的遺體,別人再怎麼看、怎麼焚燒,這時候為什麼你無動於衷,不像以前那樣妒火中燒了呢?仔細想一想,你到底愛的是什麼?
青春可以回憶,不能迷戀
當你擁有令人羨慕的青春時,請不要忘了,這一切遲早會變成雞皮鶴發……
不少年輕人總覺得自己青春無敵,整天花大量心思忙於打扮、美容,希望以此討得戀人歡心,而從不願想自己有一天滿面皺紋、白發蒼蒼的樣子。這無異於自欺欺人。
實際上,我們如果了解身體的本質,便不會迷戀自己的身體,更不會貪執別人的。
《法句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
往昔佛陀在世時,有位王後長得嬌艷動人。國王要帶她到寺院禮拜佛陀,但她非常珍愛自己的容顏,不喜歡聽佛陀“不執著美色”的論調,所以經常找借口不去寺院。
一天,國王為了讓她到寺院去,下令詩人為寺院寫贊歌,主要歌頌寺院的寧靜、安詳和偉大。王後對此很感興趣,便和國王一起去了。
當王後來到寺院,佛陀觀察到了她的根基,於是變化出一位絕色美女,站在她身後並替她扇風。王後一看,頓時覺得自己遜色多了,但她還是忍不住,一直望著那美女。沒多久,美女的容貌竟在漸漸改變:先是變得衰老;然後死去;慢慢化為白骨……
至此,王後覺悟到美色並非永恆,執著這些毫無價值。
佛陀覺察她的根基已成熟,便對她說:“對美貌極為貪戀的人,是相當愚癡的。因為所執著的東西,只不過如此而已。”接受了佛陀的開示,王後當下證得聖果。
所以,不管是什麼人,哪怕長得再驚為天人,也阻止不了無常的侵蝕。若認為自己的愛情建立在一張臉上,而從來不懂得從心上著手,那實在愚蠢之至。這樣的愛情,也絕對擋不住歲月的考驗!
不負如來不負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裡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世間人可能也覺得奇怪:“這樣的詩,怎會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
經常有人問我:“您讀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歌嗎?對此有什麼看法?”
其實,我還未出家時就在甘孜師范學校讀過,出家後也看過。我認為,倉央嘉措深谙詩學精髓,其用詞之美,一般人無法望其項背。
他的詩有外、內、密三層涵義。從外義而言,闡述了男女之情,但其內義和密義,多數人卻無從了知。
比如,他在一首詩中寫到:“白色的仙鶴啊,不會去遠方,有一天,它會從理塘歸來。”當時人們並不知其中密意,只把它當成一首情歌。直至後來才發現,這是倉央嘉措對未來的授記,他的轉世就降生於理塘。
他還有一首詩,如今可謂脍炙人口:“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裡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世間人可能也覺得奇怪:“這樣的詩,怎會出自一位藏地著名大德之手?”但事實上,他的這種特殊顯現,對世人具有殊勝意義--欲界男女難免都貪執感情,通過讀他的情詩,迷惘無助之人將被接引入佛的境界,依此因緣,緩緩種下解脫的善根。
就拿這首詩來說,字面意思是:世間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對得起佛陀,又對得起愛人。但這也間接說明了,如果你是個在家人,可以一邊過世間生活,一邊做對佛教有意義的事情;但若是個出家人,就必須勘破情關,放下對愛人的執著,如此才能荷擔如來家業。
其實,他的情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外義是世間的男女感情,內義折射了當時的歷史狀況,密義則揭示了修行的心態和方法。而且,有些詩篇還隱含著對藏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透視,並對未來的變遷作了預言。
世間萬般皆苦,唯情執最苦--索達吉堪布精彩問答
若有人問佛陀:“應當如何對待愛情?”佛陀不會勸所有人出家,也不會讓所有人學佛。佛陀會說:對感情不要太執著了,否則一定會帶來痛苦,這些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作繭自縛。
問:有個對佛學感興趣的同學,給我講了許多成佛的道理。我當時反問他:“你想成佛,這也是一種欲望--成佛欲,為什麼佛家對男女感情要禁止,而對成佛不禁止?難道你們那種欲望是對的,我們這種欲望就是錯的嗎?”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佛法無邊,應該有足夠的包容性,為什麼就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進去,一定要把它斬斷呢?
堪布答:佛教並不完全禁止男女感情,我也引用了許多經典說明這一點。可是,佛教會提醒你認清感情的痛苦本質,認清感情的“慘”。
如果你以貪欲想占有他人,與他人產生各種情緣,這就是痛苦之因。而一個人若想成佛,想獲得利益眾生的能力,表面上看是一種欲望,然而這跟世間的貪欲有區別。假如你通過發菩提心、學習佛法、積累資糧,最後獲得了佛果,就能利益自他一切眾生。
現在許多人認為,佛教是絕情的,佛教排斥所有的感情。其實不是這樣。懂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並不反對正常的感情生活。對於一般的在家人,佛教只是要求他們節制感情,並受持清淨的戒律。而且,佛教要求受持戒律,也是循序漸進的,並不提倡所有人都剃頭出家,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信仰、皈依佛教。佛教的精神很自由,你信仰也可以,不信也可以。
問:您也曾年輕過,雖然在“上師”的光環下,許多人把您超人化或者脫俗化了,可是我想問:您在年輕時,心理狀態和欲望狀況是什麼樣的?
堪布答:我個人來講,年輕的時候,確實也有貪欲和執著。不過,我雖談不上有什麼修行境界,可是通過思維歷史上的許多故事,通過反復剖析煩惱和人性,對感情的本質也有了深刻認識,所以,能夠擺脫感情的困擾。
通過自身的體會,我也感覺到,年輕人特別需要認識感情的真相。若能認識到這一點,即便有一些貪欲和執著,自己也不會特別苦惱,更不會因為失去戀人而自殺。
問:我是二外的一名學生,想請教您一個問題:現在漢地大城市裡的人,情執特別重,因感情而痛苦萬分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如果給他們講空性的道理,雖然可以對治情執,但他們很難接受。那我們該用什麼方法幫助這些人呢?
堪布答:情執的問題,確實在漢地相當嚴重。我以前去過一些歐美國家,據間接了解,那裡因感情自殺的現象不太多。在我們藏地,或許是信仰的原因吧,更是幾乎沒聽說過。
關於情執的對治法,其實不僅僅是空性,佛教的無常觀,或聚際必散、因緣聚合等道理,也可以說服他們。
但若是無緣者的話,恐怕我們也無計可施……
問:既然說情是痛苦的,當為情而痛苦到睡不著的時候,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睡著呢?
堪布答:其實,不要說年輕時會為情而睡不著,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經常會有睡不著的情況。許多有錢、有地位的人,每天必須要吃安眠藥。
如果睡不著,你可以坐在床上,觀想釋迦牟尼佛的身像,或者放下一切執著,打坐十到二十分鐘,讓心處於寧靜調柔的狀態中,這樣就比較容易入睡了。
有時候,我因身體不好也無法睡著,或者白天做了某件重要的事,臨睡前腦海裡一直浮現它,甚至為此焦慮、激動。那個時候,我就會放下一切執著,要麼觀想佛像,要麼坐禅,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再躺下去,這樣很快就能進入夢鄉。
當然,每個人的根基不相同,這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不過,根據有關佛經的說法,對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管用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