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58438_443679565682750_1463904488_n    

 

 

               祈福的迷失與信仰症候

 

作者:成慶,上海大學歷史系教師,主要研究中國近代思想史和佛教史

 

如果寺廟可以勉強比擬為商店,那麼春節或許就是消費的「旺季」。北京的雍和宮,正月初一即有7萬余人前來燒香祈福,更有一位湖北信眾,為搶得「頭香」,寒風中苦候廟外20小時,可謂是至心懇切。

不過仔細回憶,年年此類報道皆似曾相識,並不令人特別驚詫。每年春節時,基本上都在不停地重演類似戲碼,「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幾乎都會在此刻齊湧寺廟道觀,為求來年的運勢燃香祈福。只不過每到此時,人潮洶湧的氣勢,多少還是讓局外人嗅到一絲集體行為的迷狂氣味。

 

以同理心而言,那些苦候廟外等待「頭香」的人們,不過是懷抱對未來的希望而已,似難厚非。但行為之誇張,對於不解宗教教義的旁觀者,則認定其所信為「迷信」,與文明相悖;稍通教義者,則會痛心於這些人是以「迷信」、「自私」的方式去扭曲倡導「智慧」、「無私」的教義。

 

不過,此等荒誕,雖可以輕便地加以指責,但往往令人忘記這種信仰亂象之根源,本質上還是宗教教育的缺失。

 

前年初訪台灣法鼓山,從進入祈願觀音殿伊始,我就一直尋思何處可燃香禮佛。直到參觀末了,仍未見一尊香爐各殿皆只備供信眾禮佛的拜墊而已心中頓起狐疑,寺廟不供香火,信眾會接受嗎?

 

未過幾日,友人帶路,參觀台北著名的艋胛龍山寺。這是一座典型的「三教合流」廟宇,供奉的既有佛教的諸佛菩薩,也有道教媽祖,甚至還有儒門文昌帝君。前來祈福的信眾忙於擲茭、抽簽、燃香,寺內香火繚繞,供品堆積如雲,一時間仿若集市。

 

在台灣,龍山寺這類「三教並立」,且主要以祈福、勸善為信仰活動的廟宇,大多被歸類於民間信仰,而與正統佛教的界線涇渭分明,風格迥異。

 

有人或會疑惑,佛教與民間信仰有何差別?淺顯來說,以佛教為例,其教理核心在於探求生命流轉的原因,不認為每一個生命體只是偶然產生,或者是死後即斷滅的虛無,而是以不同的生命形態進行輪回。所以其教義最終是要獲得智慧解脫,脫離生命苦海之輪回。正因為佛教如此強調智慧的重要性,所以會強調「依法不依人」,「法」為信仰之根本,因此教育才是佛教的核心關切。但是由於種種歷史因素,如今少有人知道,以教理繁復而言,僅漢傳佛教就有天台、華嚴以及唯識諸宗派的眾多經論典籍,雖汗牛充棟卻乏人深研;而以修行的直接程度而言,則更有禪宗修行之直了明快,不過如今舉目望去,大多泛濫的卻是口頭禪與心靈雞湯。

 

如果略為回顧一下當代中國的信仰狀況,便可了解,城鄉間曾密布的土地廟、關公廟乃至城隍廟早已在文革劫難間摧毀殆盡,無復遺存。這三十余年信仰的大回潮,民間廟宇雖多有重修,但因政策限制,民間信仰仍難伸張其合法地位,只能以地下潛流的方式默默運作。佛寺與道觀等正統宗教得益於80年代宗教政策的撥亂反正,而在三十年間多有重建恢復,民眾若有信仰生活的需求,便多以佛寺、道觀為依托。由此,無論是否為佛教徒,一旦祈福,則多奔佛寺道觀。細問之,或是無信仰而只為求名求利,或多是三教混雜及各種怪力亂神論調,而非以佛道為宗。當然,這種信仰的雜糅與曖昧,不單是今日才出現的現象,而是儒釋道三家長期以來在華夏之地並存共生的信仰文化。

 

正因此,今天的佛寺,承載了各種信仰的動機與需求,幾淪為民間信仰之地,佛教的本來面目反倒是曖昧難辨,故常引致旁觀者的呵責,認為只不過是現代人貪欲推動下的迷信。而如「搶頭香」,「燒大香」這樣的荒誕最終仍還由佛教來背上黑鍋。當然,也常有佛寺為吸引資用供養,對這種種亂象保持緘默,如此累年經月,共同造成今天這樣正信難明,迷信張揚的信仰亂局。

 

當然,區分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並非是刻意強調高下,而是指出今日燒香祈福的迷狂,雖然表達出了今日國人劇烈而無助的信仰沖動,但卻恰恰不能代表宗教本身的真實內容。要讓這種信仰沖動變成真正的信仰實踐,最終只能回歸到教育本身。 

以台灣佛教界為例,經過數十年的教育弘化,才把真實的教義傳播給大眾,所以一般民眾,就算非佛教徒,也大概了解佛教與其他信仰的異同,彼此也能在多元信仰的格局下相安共處。而如法鼓山這樣的佛教道場,更敢於不用迎合信眾的習慣,取消「燃香供佛」這類傳統形式,而讓佛教能順利接軌現代環保觀念。

 

這一切,都是因為台灣佛教僧團不僅能進行自我教育,而且還能夠讓信眾受到正信的教育,方使得信仰活動不僅能符合現代社會的文明觀感,而且能反過來影響人心,回饋社會。佛教在台灣社會所形成的巨大影響力,並不在於其吸納資金的能力,而是數十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耐心耕耘。

 

但是,今日大陸雖有強烈的信仰需求,宗教團體卻受到種種限制。佛教由於社會地位長期邊緣,故難吸收高學歷青年人投身僧團,自身的僧才教育舉步維艱,更談不上介入社會,教導信眾。而台灣佛教界中,出家僧人多有博\\本科學位,且留洋者眾,客觀上提升了台灣僧眾地位,故能在主流社會佔據一席之地,更能施加其宗教的影響力。

 

換個角度來看,中國這三十余年的轉型,雖在經濟上大有斬獲,社會發育卻長期受到壓抑,未能形成活躍而健康的共同體組織。佛教雖有寺廟為依托,但卻無法組織靈活多樣的小型弘法教育團體,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的都市佛教教育形式。這只能讓佛教長期以來與淺白簡單的民間信仰混雜起來,而無法呈現出作為一種悠久歷史的宗教本身所應具的價值。 

在這個消費主義時代,人們不僅時時享受著種種物欲的快感,卻也無一日不承受著得失的煎熬。害怕失去,欲望更多,成為這個時代的普遍心理。信仰本應是對治這樣的精神病症而生,但卻因宗教教育的缺失,卻使得信仰反倒常常以一種極端物質主義的方式表現出來,顯現出神聖與庸俗的悖論。

 

這種人心之病,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與時代的集體症候。

 

http://news.fjnet.com/bty1/gdnr/201402/t20140205_217598.htm 

 

 

本文引用自bestzen - 祈福的迷失與信仰症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祈福的迷失與信仰症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y ( 洪秀華 ) 的頭像
    Anny ( 洪秀華 )

    h69966996 ( Anny ) 的部落格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