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2235_313529912144988_3648078397240683411_n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淨空法師

 

 

淨空老和尚開示:這四句話,這一首偈,「道破淨土真因」,為什麼極樂世界成為一切諸佛無與倫比的殊勝莊嚴,憑什麼?憑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極樂世界是修普賢行門的,這本經裡頭第二品「德遵普賢」,普賢菩薩跟一般菩薩有什麼不一樣,這一點不能不知道。菩薩都是修六度萬行而成就的,普賢菩薩也不例外,普賢菩薩的殊勝就在十大願王,十大願王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完全相應,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既然極樂世界修的全是普賢十願,那普賢十願我們現在就要常常去讀誦,去了解,最好修行。如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跟十願相應,那往生淨土更殊勝,你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同願同行,可以說你有十分的把握、圓滿的把握往生,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十願它的特點是什麼?沒有別的,就是心量大。普賢菩薩可以代表大乘教裡常說的兩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大乘教裡常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你要想成佛,你一定要修普賢行。中國古諺語有所謂「量大福大」,換句話,就是量小福就小,心量不大的人沒有大成就。普賢菩薩的禮敬,心量大!禮敬諸佛,諸佛是指十方三世,十方是講空間,三世是講時間,過去十方佛、現在十方佛、未來十方佛。一定要知道未來,未來十方佛在哪裡?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十方佛。我得罪一個人,就是得罪了一尊佛;我輕慢一個人,我輕慢了一尊佛。你能成就嗎?難!為什麼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心量太小,有意無意抬高了自己,輕慢了別人,與普賢行願不相應。這種人修淨土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阿賴耶識裡頭有淨宗的種子,這一生不一定能往生。這也就是李老師過去常說,一萬念佛人當中往生的只有三、五個,六十年前的話。



  今天六十年了,一萬人當中只有一、二個真往生,什麼原因?心量太小了,不能容忍。跟阿彌陀佛不相應,跟念佛的眾生、往生的眾生不相應。每一個往生的人心量都大,要修!要了解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萬事萬法也跟自己是一體。我們執著一個是自己,別的都不承認是自己,好比我們一個人,眼睛,他執著眼睛是自己,其他的都不是,都是敵人,應該把耳朵、鼻子都除掉,他不喜歡,它不能見;把五臟六腑也去掉,他自己也死了。他不知道眼耳鼻舌身、五臟六腑是一體,縱然有一、二個出了毛病,得趕快治它;不能殺它,不能說那個不要了,不可以。現在人迷就迷成這個樣子,不知道是一體,分得太清楚了。



  這個禮敬,禮敬是第一條,對於一切萬事萬物的恭敬,要跟對阿彌陀佛平等,這就對了,為什麼?阿彌陀佛修普賢行,這個一定要知道。普賢行叫菩薩的大行,一切恭敬,不但對一切人恭敬,對一切畜生恭敬,對樹木花草恭敬,對山河大地恭敬,對一切萬法恭敬,毋不敬;佛門裡面的經懺儀規,第一句話,「一切恭敬」。世間法裡面,我們看儒家的《禮記》,你翻開來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不恭敬,世出世間聖人都是這個態度,哪有不敬的道理!為什麼要敬?因為它跟我是一體,一個自性流露出來。不敬它就是不敬自,不敬眾生就是不敬佛,要學聖賢教誨、要學佛法,頭一個就是學敬。我們上一次在斯里蘭卡講經,那邊是小乘法師,建議我在開講之前念三皈依,我接受了。在中國習慣講經之前不念三皈依,念開經偈,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小乘講經先念三皈依,三皈依是釋迦牟尼佛傳的,這個建議好,我就接納了。



  三皈依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要依靠佛陀,要依靠經典,要依靠真正修行人。僧是修行人,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模範,修行人持戒、修定、有智慧。大乘的戒定慧跟小乘不一樣,大乘的戒是論心不論事,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執著是定,阿羅漢的定不分別是菩薩的定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它的定不是盤腿面壁,《華嚴經》上鬻香長者修禪定在哪裡修?在超級市場裡修,現在叫超級市場,在逛市場。逛市場樣樣看清楚、樣樣看明白是智慧,看了怎麼樣?如如不動,決定沒有把一樣東西放在心上,心地清淨平等,一絲毫不染,那叫大定。不是遠離這些事相,不是,即事而真,這是真定、真功夫避開外面境界,找個清淨地方去修定行,那是小乘初學,必須從這學起。漸漸有了功夫,不執著、不分別、能放下了,試試看,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是不是真的不動心。真不動心,成功了,智慧才會開,動心就生煩惱不生智慧。所以大小乘都非常重視戒律。



  淨土宗的淨是遠離一切染污,這就是淨。但是密宗裡面的清淨它不離,不離得清淨,比我們淨土宗的清淨高。實際上來說,不離開五欲六塵得清淨心,別教是地上菩薩,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沒有不墮落的,沒有不受環境染污的。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會,他真看破了,知道一切是幻相、假相,就在境界裡頭一絲毫不染污。《華嚴》是大乘,《華嚴》真的都是地上菩薩,五十三參,五十三參修什麼?從早到晚,你六根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在這個地方練習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五十三參修行斷惡修善一切事都照幹,心裡頭痕跡都不落,真修行!這種人往生極樂世界,決定生實報莊嚴土,三輩往生裡頭上品上生。



  你要懂得教義你才不會被人欺騙,這個人往生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喜歡得不得了。你要細心想想,他有沒有往生的意念、行為,你才能真正判斷他是不是真的往生。如果煩惱習氣沒放下,很難,哪有那麼容易!靈媒的話不可靠,你要問他,他是上品上生,讓你歡喜一場,他沒有往生,甚至於還在三途受苦。所以那些人是不是真往生,我們有沒有知道的必要?沒有必要。真往生,我們到極樂世界不就遇到了嗎?那才曉得他真往生。我們沒有到極樂世界去,人家來給我們講都靠不住。而且我們不應該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這些環境都足以破壞我們的清淨心,讓我們念佛裡頭摻著雜念,摻雜著妄想,實際上障礙自己的往生。



  「禮供聽法品」裡頭,這是世尊歡迎十方來臨的這些菩薩們,這些菩薩不是求往生極樂世界,是到極樂世界去旅遊參觀、訪問的,阿彌陀佛接見對他們說的話。十方世界確實有不少菩薩聽說彌陀淨土殊勝,來參觀。所以彌陀的開示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既然空無我,一切統統要放下,就這個意思。通達諸法性,諸法是宇宙之間一切萬法,一切萬法的性是空的,這個空就是真如、就是法性、就是實相。法性裡面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生萬法,雖生萬法還是一切空無我,萬法是假的,不是真的,萬法都是生滅法,念念不住。現在我們有個明確的概念,就是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動之下產生的。這個現象生出來立刻就滅了,真的是經上所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不可能存在,就是一切空無我我們今天看這個幻相,是許許多多念頭聚集在一起產生的幻相,單獨一念見不到,六道凡夫根本無法覺察它的存在。不要說我們,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那都是有相當定功,四禪八定,他們見不到。

 


  這諸法實相,實相就是彌勒菩薩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相看不到,在哪裡?就在面前。而且怎麼樣?從來沒有消失過,依然是不斷的在相續,相似相續,沒有兩個念是同樣的。你說在哪裡?就在眼前,它就是看不見,用顯微鏡也看不見。這個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地上菩薩,凡是到極樂世界去訪問的也是地上菩薩,沒有登地他沒有資格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訪問的時候,佛這個開示他們知道,他們有沒有證得?八地以上的證得;七地以下沒證得,聽佛說過,沒有親證。「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是告訴來參觀的人,如是剎是極樂世界,你們今天到極樂世界來觀光旅遊、來考察,你們看見,怎麼來的?專求淨佛剎。世出世間法祕訣是相同的,就是專心,「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釋迦牟尼佛這一句話也講得很多,不止講一次。心裡頭只有一樣東西他決定成就,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一心一意專求淨佛土,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



  「道破淨土真因,與今所云一味無差,互為表裡。蓋一切空無我,仍求淨土者」,這是求淨土的人真實智慧。「專求淨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莊嚴國土也」,用什麼求?真實智慧用什麼莊嚴?安住一切空。一切空是什麼?是清淨平等覺,這是真正莊嚴。「無生可度,終日度生」,諸佛菩薩每天講經教學從來沒有中斷,這是終日度生,為什麼說無生可度?沒有著相,沒有把度眾生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有,不放在心上是無,無為,終日度生無所不為,無所不為就是無為,無為就是無所不為,它是一不是二。這是什麼?這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做到了。天天做好事,像了凡先生一樣,把它都記錄下來,斷惡修善,斷惡要記下來,修善要記下來,功過格天天做,這是什麼?修人天福報。福報大的可以生天,生欲界天,不能生色界天,色界天要清淨心,欲界天沒有問題。



  這兩句話好,這是大乘菩薩非常積極。不像小乘,小乘消極,小乘無生可度不度眾生,他知道萬法皆空,所以他住在空寂裡頭,這叫入偏真涅槃。不像菩薩,菩薩無生可度就是入偏真涅槃,他又終日度生,並不影響他無生可度,他一點影響都沒有。這是菩薩比阿羅漢高,阿羅漢只有一半,菩薩二邊全了。度眾生沒有起心動念,就是無度而度,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天天現身說法而無現無說。真的是無現無說,為什麼?他沒有自己,沒有起心動念;自己起心動念,那是有現有說,那是凡夫。所以我常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起心動念,他就不是佛,他是菩薩;如果他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是阿羅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都有,那他跟我們一樣是凡夫。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佛為我們現身、為我們說法,這到底怎麼回事?這是感應自然的法則眾生有感,自性什麼都沒有,但是自性它活活潑潑,它不是死東西,無比的靈敏,整個宇宙極小、極微細的動盪,它全知道,它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它就有應,有感就有應,感應是因果的源頭,因果從哪來?從感應來的。善與善相感,惡與惡相感,不管善惡跟佛統統有感。自性裡頭沒有善惡,沒有染淨,這是屬於自然的法則,所以叫道。


  「莊嚴佛國,佛國離相」,極樂世界人沒有一個著相的。為什麼?《金剛經》前半部離四種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極樂世界同居土的菩薩都已經圓滿了。不但這個沒有了,四相破了,四相破了是聲聞、緣覺的境界,從初果到四果,往上去到辟支佛都屬於這個境界。後面,《金剛經》後面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這個見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不但是相,念頭都沒有,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也是我們一般所說地上菩薩的境界。這些菩薩莊不莊嚴佛土?莊嚴,沒有起心動念自然的莊嚴。「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是不思議的境界,建立道場,不著建立道場的相,也沒有建立道場的念頭。佛事是講經說法,八相成道的表演,身在演、口在說,這叫佛事。都是幫助眾生覺悟的,所有一切幫助眾生覺悟的事情,就叫佛事這個佛事也不是真的,為什麼?生滅法。



  釋迦牟尼佛示現這個應身,在地球上住了八十年,有生有滅,生滅法,這是夢中佛事,不是真的。我們這一生要回想過去,一場夢,過去了不可得!世間人還要做個紀念館,讓你常常回憶,回憶夢中佛事,對於教初學也有起一些作用,讓眾生慢慢省悟過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的事情,統統叫佛事。如果幫助眾生搞迷信,那就不是佛事,那是什麼?魔事,那是妖魔鬼怪幹的事情,不是佛菩薩的事情。佛菩薩決定是幫助人破迷開悟。


(圖文取自網路)

 

 

文章引用自 許麗華http://is.gd/86l3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y ( 洪秀華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